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白靈菇生產中應注意的問題

   日期:2015-09-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9    
    白靈菇又名白靈側耳,白阿魏菇,因其子實體潔白如雪,口感好,富含多種營養成分,是最具開發潛力的珍稀食用菌之一。現就白靈菇栽培中應注意的問題作簡要介紹。 

    一、根據市場選用品種 

    有些地方不管銷售地域及品種特性而盲目引種,造成產后適銷不對路,價格低,菇農效益差。目前國際市場對菇形的要求為掌形,菌柄短,銷往國外的,可選用天山2號。國內市場可銷售漏斗形、長菌柄的,選用天山1號。 

    二、培養料含水量 

    對培養基主料進行水分測定,根據水分含量狀況,科學添加水分,使培養基含水量達到55%~60%。 

    三、主料發酵后添加輔料 

    菇農反映,發酵料接種后污染率高,未經發酵的培養料成功率高。這是因為大部分菇農發酵前都將主料和輔料同時加入,高溫造成培養料酸度偏大,感染雜菌機會增加。同時后期養分不足影響出菇。試驗表明,為了提高產量,發酵時應只將主料和發酵劑混合發酵,待主料發酵好后,再添加輔料,裝袋滅菌。 

    四、適當加大接種量 

    在白靈菇栽培中,由于采用兩頭接種,用繩扎口,出現了部分菌袋后期發菌緩慢,推遲出菇的現象。為此,有些技術人員就提出接種后,扎繩時預留黃豆大小的通氣口。但由于菇農對此項技術掌握不到位,通氣孔偏大,或者通氣孔偏離接種塊,直接對著培養料,造成培養料感染。因此,接種時不能片面強調通氣,通氣孔應正對菌種塊,不能偏離,或者將接種口夾棉花通氣。 

    五、擺放層數 

    一般擺放4~6層,溫度高時多留通風道,擺放層數要少,且層與層之間要用竹竿隔離,原則上掌握袋溫不能高于28℃。如高于28℃,就要采取散堆、疏散、通風、遮陽等措施降溫。 

    六、根據品種特性栽培管理 

    現行推廣的品種多,特性不一,就主栽品種而言,天山2號比天山1號生育期要長,而且現蕾的溫度也要偏低3~5℃。因此,要針對品種,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給予合適的溫度,促進早出菇。同時要根據菌袋成熟早晚,分批管理。催菇棚和養菇棚分開,即把經溫差刺激現蕾的菇袋及時移入養菇棚,恒溫養菇。 

    七、搔菌要到位 

    菌袋滿菌后,繼續培養40~50天,菌絲發育濃白形成菌皮,菌袋較堅硬,有個別菌袋、個別部位出現原基時,進行搔菌。方法為:解開袋口,刮去老菌塊,或輕輕搔去菌柱端中央的表面菌皮,面積為直徑2厘米左右。搔菌后,將袋口重新攏起,稍用力向外拉扯袋口,同時旋轉1周,將袋口扭住。搔菌后棚內溫度控制在15~20℃,3~5天后,開始拉大溫差,晝夜溫差控制在10℃,濕度80%~85%,需要散射光。現蕾后,每頭保留1~2個壯菇蕾,移入養菇棚進行恒溫養菇。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