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甘薯藤栽培平菇新技術

   日期:2015-09-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2    
    甘薯亦稱紅薯、紅苕,其藤(干品)含粗蛋白質8.1%,粗脂肪1%,粗纖維28.5%,鈣1.55%,磷0.11%和微量的賴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等。甘薯藤添加適當輔料,即可用于栽培平菇,是優質高產的好原料。具體做法如下。 

    1.原料處理。收挖甘薯后,將其藤搬運至場地上鍘成2~3厘米長,曬干,用編織袋裝好備用。 

    2.培養料配方。用100千克水加2千克石灰,將整袋干藤浸入并加石塊壓住,浸泡1天后撈出瀝干。每100千克干藤,加麥麩或細米糠10千克,過磷酸鈣2千克,石膏粉7.5千克,尿素0.5千克,多菌靈100克。將多菌靈和化肥溶于水,石膏粉和麥麩拌勻后用以上溶液拌濕,最后與甘薯藤拌合,上堆發酵,翻堆2次。 

    3.裝袋接種。先將幅寬80~100厘米的塑料筒膜或地膜筒料裁剪成100厘米長,將一頭扎緊;或用折角袋形式,每兩邊對折,折疊處用大頭針固定。將大袋放在消過毒的平地上,底層均勻撒少量菌種,即可裝入冷卻至常溫的發酵料20~25厘米厚。輕輕提起整袋,使底口四周塑料撐開,再放地上,沿袋壁將培養料壓緊,使其成為圓形。繼續裝培養料,每裝25厘米,壓緊,直至袋上能合攏口時為止,將表面壓緊弄平。然后用直徑2~3厘米的木錐棒或鋼筋棒(錐體尖端宜平)在科面每隔5~8厘米打一孔洞,孔深入袋底(勿把底層薄膜戳破),在孔內點放菌種,填滿壓緊。每打一孔,點滿菌種后再打另一孔,直至全袋點完,面上勻撒些菌種,輕輕壓平。最后將袋口對角交替折疊,用大頭針固定。如此逐袋裝料播種,每兩袋并排成行,行距40~50厘米。 

    4.發菌管理。播種后2~3天菌絲開始萌發,5~7天后每天清晨開門(不開窗)通風30分鐘。15天后打開門窗通風0.5~1小時。現蕾后,打開袋口,對墻壁和地面噴霧,使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85%~90%,加強通風透氣,促使菇蕾發生。 

    5.適時采菇。現蕾7~8天后,便可采收第一潮菇。采完后清理科面,用直徑2厘米的木棒,在菌袋面上每隔10厘米打1個10~15厘米深的孔洞,澆灌營養水。待表面明水干后,將袋口封好。其后管理與頭潮菇相同,只是所用營養液的品種要加以輪換,共可收3~4潮菇。 

    6.后續栽培。采收4潮菇后,為了挖掘培養料的生產潛力和提高生產效率,還可采用以下方法使其繼續出菇。①調頭法:即將菌袋的底與面調換位置,與前面一樣,打開袋口,打孔,灌營養液,出菇管理,還可收2~3潮菇。②層架法:用竹竿或細檀條搭成簡易層架,每層用原材料2根,將脫袋后的菌袋擺放在上面,袋間相距10~15厘米,共排2~3層,可使菌袋周身出菇。③截筒覆土法:將菌袋搬至室外,脫除薄膜筒,用快刀或鋼絲鋸條,橫斷成3段,排放于畦床上,空隙用肥土填滿,面上覆土1~2厘米厚。 

    7.廢料利用。收完菇以后,將菌床廢料曬干粉碎,可作飼料補充劑。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