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茸鹿飼養關鍵技術要點

   日期:2015-09-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2    
    茸角有藥用價值的鹿都稱為茸鹿。我國馴養的茸鹿主要有梅花鹿、馬鹿、白唇鹿、黑鹿等。鹿茸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具有生精補髓,益血、壯陽,強筋健骨等功效。其他如鹿胎、鹿血、鹿筋、鹿鞭,鹿骨、鹿肉、鹿心、鹿肝及鹿皮等,均是上等的制藥及工業原料。茸鹿的經濟價值高,野生資源又稀少,因此養鹿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好行業。  

  一、鹿的生活習性  

  鹿馴養歷史較短,還保留著野生習性,聽覺、視覺和嗅覺發達,膽怯易驚,一有觸動便迅速遁逃。一般公鹿比母鹿好斗,在自然條件下,多成群活動,少則十幾頭,多則幾十頭,可利用其群居性強的特點進行馴養和放牧。鹿為食草動物,具有反芻的生理機能,常年以各種植物為食。青草、農作物秸稈和喬灌木枝條等均為鹿的好飼料,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豆餅、玉米、麩皮等可作為補充的精料。  

  二、鹿舍建筑  

  鹿場應選擇在地勢高燥,平坦寬闊,排水良好,陽光充足,牧草豐富,冬季避風的地方。鹿性野,圈舍要堅固,舍地每鹿面積2~3平方米,運動場8~10平方米,圍墻高2~2.2米。圈內鋪磚石或打水泥地面,配備寬闊的運動場,舍內要有食槽、水槽。搭蓋遮陰避雨的鹿舍。  

  三、飼養管理  

  養茸鹿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鹿茸,因此養好公鹿十分重要(公鹿產茸,母鹿不產茸)。飼養公鹿可分生茸前期(2~4月)與生茸期(5~8月);配種期(9~11月)與配種恢復期(12~1月)兩個階段。2月份過后天氣轉暖,日照變長,為滿足公鹿生茸生理需要,應逐漸增加精料。可每日喂給混合精料1~1.2公斤,以后每5天增加70~80克,到5月初增加到2.3~2.4公斤。其中富含蛋白質的豆類飼料應占60%以上,食鹽、貝殼粉等礦物質飼料每天10~20克,如有條件也可喂些畜用生長素之類的添加劑。7月份鋸完頭茬茸的非種用公鹿應減少精料50%~80%,以免配種期激烈的頂撞。配種期公鹿因性沖動變得興奮好斗,食欲減退,要注意看管,減少傷亡。飼料要盡量做到多樣化,多給青綠飼料與塊根飼料,混合飼料每天 0.5~0.75公斤。配種期之后公鹿營養下降,加之天氣變冷,是容易死鹿的季節,粗飼料要充足,混合精料以每天0.75~1公斤為宜。  

  四、茸鹿的繁殖  

  母鹿性成熟在2.5歲以上,公鹿2.5~3歲,但以4~5歲配種為宜。母鹿發情周期為17~21天,發情持續時間18~36小時,妊娠期224~231天。母鹿發情旺季是在9~11月,發情前期、中期表現興奮不安、搖尾,外陰部腫脹、充血并流出透明黏液,在開始發情12小時后配種易受胎。要選擇產茸量高、體質健壯、遺傳性能好的公鹿作種鹿。配種方法當前普遍采用1公多母配種法,即1頭公鹿配20~30頭母鹿,受胎率90%以上。5~6月為母鹿產仔期,每胎產1仔,產雙胎的不多,仔鹿哺乳期為兩個月。公鹿1周歲生產初角鹿茸,2歲生產規格鹿茸,4~8歲是生茸盛期,生產壽命可達12~14歲。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