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鹿的標記? 標記就是給鹿編號,目的在于辨認鹿只,這樣利于生產管理和檔案記錄,對鹿的育種和生產性能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現在鹿的標記有兩種:一種是卡耳法,即是在鹿的兩耳不同部位卡成豁口,然后將每個豁口所代表的數字加起來,即是該鹿的耳號。
2.茸鹿的組群及布局茸鹿應按其不同的品種、性別、年齡及健康狀況分別進行合理的組群和布局,絕對不允許不分大小、公母、品種在一起混養。鹿的布局,應將公鹿安排在鹿場的上風頭圈,以防配種期公鹿嗅到母鹿發情氣味加劇其爭偶、所造成的傷亡事故。妊娠產仔母鹿應安排在場內較安靜的圈舍,仔鹿安排在靠近場部或隊部的圈舍,以利于仔鹿的管理及馴化。
3.飼喂次數、時間和順序?鹿一般每日飼喂3次,生產季節(產茸、產仔季節)喂4次精飼料為佳(白天3次、夜間1次),飼喂時間:4月初~10月末期間,早飼4:00~5:00時,午飼11:00時、晚飼17:00~18:00時;冬季白天喂2次(早8:00時、晚16:00時)、夜間喂1次(23:00時左右)。鹿的飼喂次數和時間定下來后,應保持相對的穩定,這樣才有利于鹿建立鞏固的條件反射、采食和消化機能。飼喂順序是先精后粗,即是先給精飼料,待鹿吃凈了再給粗飼料。要求每次飼喂都應掃凈飼槽內殘余飼料和土等。精、粗飼料的增減和變換一定要逐漸進行,增加料量過急或突然變換飼料易造成“頂料”和拒食。
4.飲水? 可以飲頓水(定時飲水)或自由飲水(即水槽內經常保持有水,鹿可隨時飲用)。要求水質潔凈,水量充足,冬季應飲溫水,北方地區應防止水槽結冰。
5.圈舍衛生?保持圈舍衛生,每天打掃舍內的糞便、飼料殘留物。冬季為了保暖,棚舍內的糞便可適當保留,并且做到圈舍經常消毒。
2.茸鹿的組群及布局茸鹿應按其不同的品種、性別、年齡及健康狀況分別進行合理的組群和布局,絕對不允許不分大小、公母、品種在一起混養。鹿的布局,應將公鹿安排在鹿場的上風頭圈,以防配種期公鹿嗅到母鹿發情氣味加劇其爭偶、所造成的傷亡事故。妊娠產仔母鹿應安排在場內較安靜的圈舍,仔鹿安排在靠近場部或隊部的圈舍,以利于仔鹿的管理及馴化。
3.飼喂次數、時間和順序?鹿一般每日飼喂3次,生產季節(產茸、產仔季節)喂4次精飼料為佳(白天3次、夜間1次),飼喂時間:4月初~10月末期間,早飼4:00~5:00時,午飼11:00時、晚飼17:00~18:00時;冬季白天喂2次(早8:00時、晚16:00時)、夜間喂1次(23:00時左右)。鹿的飼喂次數和時間定下來后,應保持相對的穩定,這樣才有利于鹿建立鞏固的條件反射、采食和消化機能。飼喂順序是先精后粗,即是先給精飼料,待鹿吃凈了再給粗飼料。要求每次飼喂都應掃凈飼槽內殘余飼料和土等。精、粗飼料的增減和變換一定要逐漸進行,增加料量過急或突然變換飼料易造成“頂料”和拒食。
4.飲水? 可以飲頓水(定時飲水)或自由飲水(即水槽內經常保持有水,鹿可隨時飲用)。要求水質潔凈,水量充足,冬季應飲溫水,北方地區應防止水槽結冰。
5.圈舍衛生?保持圈舍衛生,每天打掃舍內的糞便、飼料殘留物。冬季為了保暖,棚舍內的糞便可適當保留,并且做到圈舍經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