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測土配方施肥
測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間試驗和土壤測試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種、數量、施肥時期和施用方法。
2 肥料
以提供植物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GB/T 6274-1997中2.1.2)。
3 有機肥料
主要來源于植物和(或)動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GB/T 6274-1997中2.1.4)。
4 無機[礦質]肥料
標明養分呈無機鹽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學工業方法制成(GB/T 6274-1997中2.1.3)。
注:硫磺、氰氨化鈣、尿素及其縮締合產品,骨粉過磷酸鈣,習慣上歸作無機肥料。
5 單一肥料
氮、磷、鉀三種養分中,僅具有一種養分標明量的氮肥、磷肥和鉀肥的通稱(GB/T 6274-1997中2.1.16)。
6主要養分
在某些國家對元素氮、磷、鉀的通稱(GB/T 6274-1997中2.1.25.1)。
7次要養分
在某些國家對元素鈣、鎂、硫的通稱(GB/T 6274-1997中2.1.25.2)。
8微量養分,微量元素 micro-nutriment;
植物生長所必需的、但相對來說是少量的元素,例如硼、錳、鐵、鋅、銅、鉬或鈷等(GB/T 6274-1997中2.1.25.3)。
9 氮肥
具有氮(N)標明量,以提供植物氮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單一肥料(NY/T496-2002中3.7)。
10 磷肥
具有磷(P2O5)標明量,以提供植物磷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單一肥料(NY/T496-2002中3.8)。
11 鉀肥
具有鉀(K2O)標明量,以提供植物鉀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單一肥料(NY/T496-2002中3.9)。
12 復混肥料
氮、磷、鉀三種養分中,至少有兩種養分標明量的由化學方法和(或)摻混方法制成的肥料(GB/T 6274-1997中2.1.17)。
13 復合肥料
氮、磷、鉀三種養分中,至少有兩種養分標明量的僅由化學方法制成的肥料(GB/T 6274-1997中2.1.18)。
14 摻合肥料
氮、磷、鉀三種養分中,至少有兩種養分標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肥料(GB/T 6274-1997中2.1.19)。
15 植物養分
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化學元素(GB/T 6274-1997中2.1.24)。
16 肥料養分
施肥中提供的植物養分(GB/T 6274-1997中2.1.25)。
17 肥料效應
肥料效應是肥料對作物產量的效果,通常以肥料單位養分的施用量所能獲得的作物增產量和效益表示(NY/T 496-2002中3.23)。
18 施肥量
施于單位面積耕地或單位質量生長介質中的肥料或土壤調理劑或養分的質量或體積(GB/T 6274-1997中2.1.23)。
19 常規施肥
亦稱習慣施肥,指當地前三年平均施肥量(主要指氮、磷、鉀肥)、施肥品種和施肥方法(NY/T 497-2002中3.5)。
20 空白對照
無肥處理,用于確定肥料效應的絕對值,評價土壤自然生產力和計算肥料利用率等 (NY/T 497-2002中3.6) 。
21 配方肥料
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用各種單質肥料和(或)復混肥料為原料,配制成的適合于特定區域、特定作物的肥料。
22 地力
是指在當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背景條件和基礎設施水平等要素綜合構成的耕地生產能力。
23 耕地地力評價
耕地地力評價是指根據耕地所在地的氣候、地形地貌、成土母質、土壤理化性狀、農田基礎設施等要素相互作用表現出來的綜合特征,評價耕地潛在生物生產力高低的過程。
24 “3414”完全實施方案
“3414”方案設計吸收了回歸最優設計處理少、效率高的優點,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肥料效應田間試驗方案。“3414”是指氮、磷、鉀3個因素、4個水平、14個處理。4個水平的含義: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當地推薦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該水平為過量施肥水平)。
25 “3414”部分實施方案
試驗氮、磷、鉀某一個或兩個養分的效應,或因其它原因無法實施“3414”完全實施方案,可在“3414”方案中選擇相關處理,即“3414”的部分實施方案。這樣既保持了測土配方施肥田間試驗總體設計的完整性,又考慮到不同區域土壤養分特點和不同試驗目的要求,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如有些區域重點要試驗氮、磷效果,可在K2做肥底的基礎上進行氮、磷二元肥料效應試驗,但應設置3次重復。
測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間試驗和土壤測試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種、數量、施肥時期和施用方法。
2 肥料
以提供植物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GB/T 6274-1997中2.1.2)。
3 有機肥料
主要來源于植物和(或)動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GB/T 6274-1997中2.1.4)。
4 無機[礦質]肥料
標明養分呈無機鹽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學工業方法制成(GB/T 6274-1997中2.1.3)。
注:硫磺、氰氨化鈣、尿素及其縮締合產品,骨粉過磷酸鈣,習慣上歸作無機肥料。
5 單一肥料
氮、磷、鉀三種養分中,僅具有一種養分標明量的氮肥、磷肥和鉀肥的通稱(GB/T 6274-1997中2.1.16)。
6主要養分
在某些國家對元素氮、磷、鉀的通稱(GB/T 6274-1997中2.1.25.1)。
7次要養分
在某些國家對元素鈣、鎂、硫的通稱(GB/T 6274-1997中2.1.25.2)。
8微量養分,微量元素 micro-nutriment;
植物生長所必需的、但相對來說是少量的元素,例如硼、錳、鐵、鋅、銅、鉬或鈷等(GB/T 6274-1997中2.1.25.3)。
9 氮肥
具有氮(N)標明量,以提供植物氮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單一肥料(NY/T496-2002中3.7)。
10 磷肥
具有磷(P2O5)標明量,以提供植物磷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單一肥料(NY/T496-2002中3.8)。
11 鉀肥
具有鉀(K2O)標明量,以提供植物鉀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單一肥料(NY/T496-2002中3.9)。
12 復混肥料
氮、磷、鉀三種養分中,至少有兩種養分標明量的由化學方法和(或)摻混方法制成的肥料(GB/T 6274-1997中2.1.17)。
13 復合肥料
氮、磷、鉀三種養分中,至少有兩種養分標明量的僅由化學方法制成的肥料(GB/T 6274-1997中2.1.18)。
14 摻合肥料
氮、磷、鉀三種養分中,至少有兩種養分標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肥料(GB/T 6274-1997中2.1.19)。
15 植物養分
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化學元素(GB/T 6274-1997中2.1.24)。
16 肥料養分
施肥中提供的植物養分(GB/T 6274-1997中2.1.25)。
17 肥料效應
肥料效應是肥料對作物產量的效果,通常以肥料單位養分的施用量所能獲得的作物增產量和效益表示(NY/T 496-2002中3.23)。
18 施肥量
施于單位面積耕地或單位質量生長介質中的肥料或土壤調理劑或養分的質量或體積(GB/T 6274-1997中2.1.23)。
19 常規施肥
亦稱習慣施肥,指當地前三年平均施肥量(主要指氮、磷、鉀肥)、施肥品種和施肥方法(NY/T 497-2002中3.5)。
20 空白對照
無肥處理,用于確定肥料效應的絕對值,評價土壤自然生產力和計算肥料利用率等 (NY/T 497-2002中3.6) 。
21 配方肥料
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用各種單質肥料和(或)復混肥料為原料,配制成的適合于特定區域、特定作物的肥料。
22 地力
是指在當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背景條件和基礎設施水平等要素綜合構成的耕地生產能力。
23 耕地地力評價
耕地地力評價是指根據耕地所在地的氣候、地形地貌、成土母質、土壤理化性狀、農田基礎設施等要素相互作用表現出來的綜合特征,評價耕地潛在生物生產力高低的過程。
24 “3414”完全實施方案
“3414”方案設計吸收了回歸最優設計處理少、效率高的優點,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肥料效應田間試驗方案。“3414”是指氮、磷、鉀3個因素、4個水平、14個處理。4個水平的含義: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當地推薦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該水平為過量施肥水平)。
25 “3414”部分實施方案
試驗氮、磷、鉀某一個或兩個養分的效應,或因其它原因無法實施“3414”完全實施方案,可在“3414”方案中選擇相關處理,即“3414”的部分實施方案。這樣既保持了測土配方施肥田間試驗總體設計的完整性,又考慮到不同區域土壤養分特點和不同試驗目的要求,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如有些區域重點要試驗氮、磷效果,可在K2做肥底的基礎上進行氮、磷二元肥料效應試驗,但應設置3次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