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蘇鐵又稱蔓耗蘇鐵。分布于云南省個舊市南部綠水河與清水河之間蔓耗鎮(zhèn)附近海拔700~1200米陡峻的石灰?guī)r山地草叢或闊葉林下,呈星散或小片狀分布。
滇南蘇鐵樹干高0.8~3米,直徑30~40厘米,具環(huán)狀葉痕,下部漸脫落。羽葉長2.5~3米,羽片約67~138對,紙質(zhì)葉柄長0.8~1米,兩側(cè)具短刺36~40對,先端尖銳而微彎,長0.2~0.4厘米,羽片條形,中部羽片長25~38厘米,寬1.4~1.5厘米,中脈兩面隆起。雄球花柱狀卵圓形,小孢子葉長約4厘米,上面不育部分被黃褐色絨毛。雌球花卵圓形,長約20厘米,直徑15厘米;大孢子葉長26~80厘米,頂片寬圓形或卵圓形,背面密被黃褐絨毛,腹面無毛,邊緣具13~20對鉆形裂片,長約2~3.5厘米,大孢子葉柄長(3)6~17.5厘米,兩側(cè)著生2~7枚胚珠,胚珠疏生毛與無毛并存。種子球形,熟時紅褐色,長3~6厘米,直徑2.1~2.8厘米。花期4~5月,種子成熟期10~11月。
滇南蘇鐵與巴蘭薩蘇鐵、單羽蘇鐵外形近似,但滇南蘇鐵葉柄上的刺較短,葉背淡綠色,大孢子葉頂片卵圓形,邊緣具13~20對側(cè)裂片,胚珠有時有毛;巴蘭薩蘇鐵刺較長而直伸,約0.4~0.8厘米;而后者刺長0.2~0.4厘米,微彎;且單羽蘇鐵大孢子頂裂片明顯比側(cè)裂片粗大,胚珠2~5枚,種子較小。
滇南蘇鐵樹干高0.8~3米,直徑30~40厘米,具環(huán)狀葉痕,下部漸脫落。羽葉長2.5~3米,羽片約67~138對,紙質(zhì)葉柄長0.8~1米,兩側(cè)具短刺36~40對,先端尖銳而微彎,長0.2~0.4厘米,羽片條形,中部羽片長25~38厘米,寬1.4~1.5厘米,中脈兩面隆起。雄球花柱狀卵圓形,小孢子葉長約4厘米,上面不育部分被黃褐色絨毛。雌球花卵圓形,長約20厘米,直徑15厘米;大孢子葉長26~80厘米,頂片寬圓形或卵圓形,背面密被黃褐絨毛,腹面無毛,邊緣具13~20對鉆形裂片,長約2~3.5厘米,大孢子葉柄長(3)6~17.5厘米,兩側(cè)著生2~7枚胚珠,胚珠疏生毛與無毛并存。種子球形,熟時紅褐色,長3~6厘米,直徑2.1~2.8厘米。花期4~5月,種子成熟期10~11月。
滇南蘇鐵與巴蘭薩蘇鐵、單羽蘇鐵外形近似,但滇南蘇鐵葉柄上的刺較短,葉背淡綠色,大孢子葉頂片卵圓形,邊緣具13~20對側(cè)裂片,胚珠有時有毛;巴蘭薩蘇鐵刺較長而直伸,約0.4~0.8厘米;而后者刺長0.2~0.4厘米,微彎;且單羽蘇鐵大孢子頂裂片明顯比側(cè)裂片粗大,胚珠2~5枚,種子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