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口銜藥袋治療羊傳染性膿瘡

   日期:2016-10-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601    
  羊傳染性膿瘡是由口瘡病毒引起口內粘膜糜爛、口唇皮膚破潰結痂的疾病。1997年以來,我縣不論山區平川,以奶山羊為主區域性流行此病。筆者六年來采用口銜藥袋和唇外抹藥的辦法治愈近千只,現將情況報告于下。 

    一、發病情況 

    每年6~8月,隨著高溫少雨,青草相對短缺,奶山羊不分大小,流行以口腔及外唇病變為主的傳染性膿瘡。起初個別羊發病,數日可波及左鄰右舍乃至全村羊相繼感染,發病率在30%~50%,戶外放牧羊多,大部分通過接觸或食入感染過飼草而發病,病程10~20天,嚴重影響羊只飲食及發育。綿羊似乎未見發病。 

    二、臨床癥狀 

    患羊口角、唇邊、口腔粘膜出現小紅斑,逐漸變為高粱米大小豆疹,一、二天形成膿瘡,破潰后結成黃棕色疣狀硬痂。多數患新豆疹、膿瘡、痂垢融和,使上下口唇形成大面積龜裂,隨著痂垢下肉芽組織增生,痂垢不斷增厚,整個嘴唇腫大外翻呈菜花狀隆起。同時齒齦,頰部粘膜,舌體也發生水瘡,破裂形成淺狀潰瘍,口溫高,嘴邊掛滿粘沫。有時口腔病變向軟顎及咽喉部蔓延,引起顏面變形呈直桶狀。發病初期采食反芻減少,后期停止,精神萎頓,個別因口腔內外高度腫脹張嘴困難衰竭死亡。體溫、脈搏、呼吸多無變化。 

    三、治療 

    畜主及當地獸醫采取灌服明礬、蛋清、鹽擦、肌注抗生素,收效不大。筆者根據患羊以口腔粘膜及外唇病變特點,采取口銜藥袋和唇涂藥物數日內收到滿意效果。 

    1、口銜藥袋法:根據羊只大小磺胺甲基異惡唑(或增效聯磺片)2~4片甲硝唑2~4片V-B22~4、片杜滅芬含片(或碘含片)2~4片。 

    將上述藥片用單層薄布縫合起來似火柴盒大小,用兩條20厘米長細軟繩分別穿系藥袋兩角,在水中將藥袋浸濕,于牧羊后的中午或晚上銜于口中(藥袋兩角細繩耳后系拴合適以不游離出口外為準)4~8小時,放牧或喂草飲水時取下,一日1~2次(每次需更換藥袋)。此法治療口唇粘膜糜爛的患羊1~2次即見效,病重患羊連用2~3天,腫脹消退,采食恢復。 

    2、外唇增厚的痂垢日涂菜油2~3次,待其軟化后剝除痂垢,淡鹽水清洗后涂2%龍膽紫或抗生素軟膏,持續2~5日即痊愈。 

    四、小結 

    1、發病期間避免麥茬地放牧,減少尖銳麥茬刺傷唇部受感染。隔離病羊,用2%火鹼水做好圈舍、飼槽水盆的消毒。 

    2、對每年發病地區的羊在入夏前用羊口瘡弱毒苗免疫接種,杜絕盛夏期流行。 

    3、患羊口銜藥袋直達局部病灶,具有消炎、改善局部環境、修復損傷粘膜功效,同時對唇部外翻痂垢涂油布藥,內外并治,操作方便、花錢少、康復快。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