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秀珍菇栽培為何常“反包”

   日期:2015-08-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7    
    所謂“反包”就是秀珍菇栽培袋僅長出一批菇或未出菇,袋口就出現青霉、木霉等雜菌,隨后變黑或腐爛,不出菇了。這種情況春季特別嚴重。生物體和環境條件是統一的,每種生物都要求在一個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生長繁殖。秀珍菇也不例外。只有了解掌握秀珍菇的生物學特性―――對環境條件:溫度、光照、水分、空氣、酸堿度(培養基質PH值)、營養(培養料配制)等六方面的需求,才能在栽培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不失時機地創造條件滿足其不同的需求。同時,還要考慮到秀珍菇在與其他微生物生存的競爭關系中,人為地創造一個既適合秀珍菇生長又有利于它與其他微生物競爭的最理想條件,才能獲得優質,高產的栽培效果。 

  秀珍菇生長發育大致分為:菌絲生長和出菇二個階段。在菌絲生長期最適合溫度24℃左右,不需要光照,培養基含水量60!63%,空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下,需要空氣。在出菇階段最適合溫度1824℃,需要光線(三分陽、七分蔭),空間相對濕度85~95%,需要空氣(通風量較菌絲階段大)。春季出菇的秀珍菇,其制袋時間為年底至翌年一、二月份進行。此時氣溫偏低,多數菇農都沒有采取加溫措施,而是把菌袋堆壘起來,用塑料布嚴密蓋上(即“隱包”),靠其自然發熱升溫。殊不知秀珍菇菌絲生長時進行新陳代謝要吸收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并釋放出熱量和水汽。靠其釋放熱量可能可以達到菌絲生長所需的溫度,但也會造成環境缺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且局部(菌袋之間)溫度過高的惡劣環境,必然致使菌絲發紅、纖細、生活力下降。當開袋后外界雜菌掉入,菌絲沒有抗靠能力,雜菌隨之萌發生長起來。況且冬季氣溫低,暖和的“隱包”堆里成了害蟲滋生避難的好場所。幼蟲大量繁殖,在菌袋中自由進出,除了傳播雜菌外還危害菌絲,所以“反包”嚴重是很自然的。 

  其次,菌袋滅菌不徹底。許多菇農為了節省投資,不用鐵筐裝袋滅菌,而是把菌袋裝入大編織袋,再將編織袋堆積如山,然后蓋上彩條布通入蒸汽滅菌。這種辦法造成袋與袋之間無空隙,蒸汽穿透力差,難于到達中心菌袋,達不到徹底殺菌效果。當秀珍菇菌種移入菌袋后,雜菌慢慢復蘇,與秀珍菇菌絲抗爭,“反包”隨即發生。 

  第三是菌種質量差。菌種質量好壞的標準主要有二方面,首先是菌種純度,這是顯而易見的;其次是菌種生活力。菌種生活力還包括菌齡和菌種培養環境。如果菌齡太長,菌絲生活力必然下降。此外,如果菌種培養環境不規范:溫度過高或偏低、通風不良、光照強或不加溫靠“隱包”,這樣的菌種,菌絲生活力肯定很差。生產中使用已老化或“隱包”的菌種,接種后菌絲照樣萌發、吃料,并且可以長滿袋,但留在袋口的老菌塊由于生活力差,很快退化或死亡,無力抵御開袋后外界雜菌的侵襲,甚至老菌塊成了雜菌萌發的基質,“反包”現象必然嚴重。 

  第四是培養料選擇和配制。食用菌培養料含水量要控制在60~63%,偏干或偏濕,不僅影響產量,而且滅菌也很難徹底。其次是培養料選擇,如使用陳舊的麩皮、米糠,其中的油脂已氧化,在殺菌過程中溫度較高,進一步加成作用,生成過氧化物,繼而水解生成低級醛和酸;或在微生物作用下,油脂酸敗變臭也產生醛和酮。這些“異味”直接影響秀珍菇菌絲生長。此外,鋸木屑的純度,原本用來培養食用菌的木屑必須是不含松、杉、樟的雜木木屑。可是現在菇農所用木屑,除了混有松、杉、樟木屑外,還摻有烘干木材(家具下腳料)或膠合板邊角材料粉碎的木屑。家具木料為了防蛀常常經過福爾馬林處理后烘干,膠合板,人造板則含有粘合劑尿素與糠醛制合而成的有機物質,這些物質經長時間高溫殺菌會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揮發或產生影響菌絲生長和出菇的“異味”物質,如醛、氨等。有一菇農制4萬袋秀珍菇,培養料不經發酵,接種后菌絲會生長很慶幸。但是,當菌絲走到2/3袋后就停止生長了,剖開菌袋用PH試紙一測,PH達到9。為何裝袋時PH調至7左右,滅菌后菌絲已長2/3(正常情況PH會下降)PH值反而上升呢?這說明木屑中混有膠合板邊角材粉碎的木屑,經高溫分解產生尿素、醛,醛易揮發,量少沒影響到菌絲生長。而尿素與水共熱在尿素酶作用下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氨,速度很緩慢,經過20多天培養,氨的積累越來越多,而且氨與培養料中水結合形成氫氧化銨,改變了培養基質的PH值,致使菌絲停止生長,甚至腐爛。 

  食用菌栽培效益懸殊很大,它是一個新興朝陽產業,前景廣闊。然而,栽培技術性較強、難度大。除了掌握所栽培品種的生活條件外,還有菌株的選擇、培養料的配制和殺菌、接種、栽培場所的消毒等環節都必須科學、規范精心安排操作,環環相扣。對病蟲害應以防為主,綜合治理,切不可貪便宜購買變質和混雜材料;不能圖省工、減料馬虎操作而導致殺菌不徹底。不能在病菌害蟲侵襲時才噴灑農藥。要知道,有些農藥對食用菌菌絲、子實體也會致畸、致死。何況我國加入WTO后,各國的綠色壁壘森嚴,對農藥檢測非常嚴格,對檢測到農藥殘留超標的產品一概封殺。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