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葡萄爛果病的發生與防治

   日期:2016-10-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521    
北京地區地處京、津、唐“金三角”經濟區域腹地,本區鮮食葡萄栽培極為廣泛,品種多為巨峰,也有京秀、玫瑰香、紅提等少量栽培,但多數果農一直受到“爛果病”的困擾,病重年份會減產60%,給果農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經生產調查發現,造成葡萄“爛果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病因 

    1.1病菌侵染 引起“爛果病”的病害主要是白腐病、炭疽病、特殊年份還包括黑腐病。在果實上主要侵染葡萄的果實、穗軸,造成爛果、爛穗。白腐病、黑腐病病菌還會侵染葡萄枝蔓,形成褐色病斑,嚴重時病枝葉枯死,樹勢衰弱,影響當年和第2年的產量和品質。 

    1.2不良的氣候環境 7、8月份雨水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而此期正是葡萄果實生長的中后期,高溫、高濕、多雨,易造成上述3種病害的大流行。 

    1.3果園管理不當 葡萄架式和整形不合理。本區大多采用籬臂架,雖然夏季管理方便,但整個架內外枝繁葉茂,密閉,通風透氣不良,果穗大多暴露在外,或擁擠在枝蔓中,加之雨水多、空氣悶熱,使架內形成一個高溫高濕的小氣候條件,再加之此期又經常出現的暴風雨、雹災、日燒、裂果或鳥蟲造成的機械傷,都會加重“爛果病”的流行并引發新的繼發性病害。 

    樹體營養不良、樹勢衰弱,抗病力差,有機肥施用不足,偏施氮肥,缺少磷、鉀、鈣等微量元素;夏剪不合理,綁蔓、摘心、疏梢、順穗等不及時,使得果實生長期營養供應不良,無效枝葉增多,無效消耗增大;另外樹體掛果過多,架下雜草叢生,果樹其它病蟲害嚴重等因素都會造成樹勢衰弱,加重病害的流行。 

    2.防治方法 

    2.1改籬臂架為小棚架,創造不利于病害發生的小氣候環境 應采用小棚架,單龍干或雙龍干整枝,中短梢修剪。樹體每平方米容納6~8個新梢,理想的樹形應是多留一些較短的新梢,并留下一部分不用引縛的新梢,使其在棚架上層立體生長。棚面必須保證光照充足,葉面積指數以不超過1.5~2.0為宜,近成熟期調整架下的透光率,一般要求在30%左右。生長季節及時夏剪、綁蔓、疏梢、摘心、舒展果穗,使果穗懸垂于架面“花陰下”,避免強光日燒和雨水殘積于果面,避免暴風雨、冰雹等造成的機械傷,調節了果穗的通風透氣狀況,改善果實生長的小氣候環境,減少病菌侵染的機會,增強生長期噴藥的效果,利于形成良好的穗形。 

    2.2合理的土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 采用隔年隔行輪換開溝的方法施人腐熟的有機糞肥,最好用雞糞,再配合適量磷鉀肥。此期溫度較高,有機肥易于分解,植株的葉片光合能力較強。在葡萄的生長后期還可結合噴藥噴施2%~3%的磷酸二氫鉀,可明顯增強樹勢,減少“爛果”病的發生。 

    注意雨后排水,松土,防止濕度過大,對于黏性土壤應注意土壤改良,增強根系土壤的透氣性,清除架下雜草。還應注意提高結果部位,地面以上40~50厘米處盡量不留果穗以減少病菌侵染的機會。 

    2.3徹底清除菌原,搞好田間衛生 生長期應及時摘除病穗,剪除病枝蔓,秋后結合冬剪徹底清除病殘體,并集中燒毀。 

    2.4化學防治 病園在果樹發芽前,向樹上或地面噴布2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加五氯酚鈉200倍的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對樹體起到保護和預防作用。對重病果園,在病害始發前進行地面撒藥滅菌。常用藥為福美雙1份,硫磺粉1份,石灰2份,三者混合均勻,撒在葡萄架下的地面上,每667平方米用藥量1~2千克。生長期發病,可噴布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整個生長季節每隔10~15天噴1次藥,但注意交替輪換用藥。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