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杏鮑菇室內外栽培技術

   日期:2015-08-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1    
    杏鮑菇,其體態肥長,菇柄粗壯平滑,直徑2.5-3cm,長10-15cm;菇蓋4-6cm,中間稍凹,菌褶延生,紋順。由于色澤雪白,被稱雪茸,又因含有杏仁香味,日本人把它稱為香口蘑,是近年來新開發的珍稀菇種。福建省古田縣近年來從國外引種試驗栽培,已掌握了特征,并投入商業性生產。  

    一、選擇最佳栽培季節  

    杏鮑菇屬于中溫偏低的菌類。菌絲生長最適溫度為23-25℃,出菇最適溫度為12-18℃。根據其菌溫特征的要求,栽培季節南方宜在10月下旬接種,經發菌培養45-50天,至12月上旬進入出菇。北方10月上旬接種,利用蔬菜大棚栽培,冬季照常出茹。  

    二、科學配制培養基  

    杏鮑菇適應性很強,栽培原材料雜木屑、棉籽殼、玉米芯、甘蔗渣等均可。常用配方有:(1)雜木屑77%,麥麩或米糠16%,玉米粉5%,食糖1%,石膏粉1%;(2)棉籽殼46%,雜木屑35%,麥麩15%,玉米粉2%,碳酸鈣1%,食糖1%;(3)玉米芯50%,棉籽殼30%,麥麩15%,玉米粉3%,食糖1%,碳酸鈣1%。上述配方中料與水比為1:1-1:1.2。  

    杏鮑菇適用袋裝,栽培袋選擇聚丙烯15*30*0.04cm規格的袋較適。培養料混合攪拌均勻,含水量掌握60%,滅菌前pH值6.5-7。裝料下緊上松,料面壓平,中央打一個洞,深入料中三分之一。裝料量占袋長的60%,每袋裝料濕重400-450克。袋口可采用套環塞棉,也可采用直接扎口,再反折扎緊。料袋滅菌:高壓1.5kg/cm2壓強,保持2-2.5小時;常壓滅菌18-20小時,達標后趁熱卸袋冷卻。  

    三、適溫接種控溫發菌  

    待料袋冷卻到23℃以下時,置于接種箱或無菌室內接入杏鮑菇菌種。接種時,打開袋口將菌種接入料面洞口,稍向下伸。順手袋口塞棉或扎口。每750克瓶裝菌種可接料袋50-60袋。接種后置于事先消毒過的干燥室內發菌培養。溫度控制在23-25℃,最高不超28℃,最低不低18℃。接種后5-7天菌絲定植;20天后新陳代謝加快菌溫上升,室溫應調至22-23℃為適。發菌前室內空間相對濕度控制在70%以下,每天通風1-2次,保持空氣新鮮。  

    四、因地制宜排袋催蕾  

    經過40-45天的培養,菌絲濃白長滿袋內,生理成熟,及時將菌袋搬進室內菇房或野外蔭棚內排放。事先應做好場地消毒,室內菇房采取架層式排放,每架5-6層,層距25cm;野外蔭棚,地面整成下凹狀畦床,目的借助地溫地濕。畦旁竹木條作弓彎,上面蓋罩膜薄,菌袋緊靠豎立排放。排袋后解開袋口,拉直袋膜,讓菌絲體在袋內空間生長。也可在開口后,向袋內四周的菌絲體上進行搔菌。開口后朝向空間和袋面噴霧1次,相對濕度要求80%。室內栽培應在袋面覆蓋報紙,噴水保濕。催蕾期溫度掌握15-18℃,激發原基分化,催促菇蕾發生。  

    五、區別菇期嚴格管理  

    從原基形成到子實體成熟。一般需13-15天。幼菇期在袋內小氣候中生長,當菇體長至接近袋口2厘米時揭開報紙,讓子實體向空間伸展,每天噴水1-2次,相對濕度85-90%;野外菇棚罩膜內自然濕度較適,不需噴水,但干旱時每天噴霧1次。無論晴天或雨天,每日均要揭膜通風30分鐘。子實體發育生長期溫度控制在12℃以上,18℃以下。冬季氣溫低時,應加溫培育,但要注意排除二氧化碳。如果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1%時,會出現奇形菇。為使菇體白潤,具有雪茸特色,菇棚上方應遮陽,防止強光直照,菇體變黑,適宜光照度為150-200勒克斯。  

    六、適時采收加工  

    杏鮑菇從接種到第一潮采收,一般55-60天。產量較高,子實體單生或叢生,初期圓形,成熟時菇柄粗長,蓋面平展,中間下凹,表面稍有絨毛。采收時手握菌柄,整朵拔起。采后清理料面殘留及環境,停止噴水,生息養菌5-7天后,繼續噴水、控溫、通風,促使再生第2潮菇。杏鮑菇管理得當生物轉化率達100%,每袋一般1次長1朵,也有的長2-3朵。單朵重量50-80克,最重150克。菇品可保鮮出口,或切成片狀脫水烘干,常年應市。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