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地栽黑木耳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日期:2015-08-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4    
    黑木耳地栽是近幾年來新興起的一種栽培方式,具有原料來源豐富、設備簡單、成本低、生產周期短、經濟效益高、發展前景廣闊的優點。其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如下: 

    1 制備菌種 

    按栽培計劃選擇制備抗雜菌能力強、生長速度快,菌齡適宜、純正、無污染、適宜當地栽培條件的優良菌種栽培。 

    2 栽培季節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適當安排栽培季節是地栽黑木耳優質高產的前提。春季,當白天氣溫穩定在10~13℃時開口催耳芽,為地栽黑木耳的有利季節。在牡丹江地區,3~4月中、下旬開口催耳芽為最佳季節。若晚于5月1日開口催耳芽,黑木耳旺盛生長期正遇高溫、高濕季節(6~7月份),不僅菌袋易污染,而且子實體易得流耳病,降低產量,甚至絕產。 

    3 拌料與裝袋 

    黑木耳為木腐型食用菌,需要豐富的木質素和纖維素,培養基配方以木屑78%、麥麩20%、石膏1%、白糖1%為佳,含水量以65%左右為宜。用17×33cm聚乙烯袋,每袋裝濕料1kg左右,松緊度要適中、均勻一致。 

    4 滅菌與接種 

    4.1 滅菌 用1.2~1.5kg/平方厘米高壓蒸氣滅菌1.0~1.5小時;常壓蒸氣滅菌的料溫達100℃后持續滅菌6~8小時,再在鍋內悶3~4小時。 

    4.2 接種 要在無菌操作的條件下搶溫接種,菌種復活、定植及封面速度快,可提高成品率。

    5 發菌 

    5.1 接種后,開始的10~15天培養室溫度以25~28℃為宜,有利于菌種復活和定植,并降低污染率;15天后一般料溫高于室溫,為防止燒菌,培養室應降溫至25℃左右,促進菌絲加快生長和吃料。當菌絲吃料至2/3袋時,降溫至22℃左右,使菌絲生長粗壯。菌絲長滿袋后,培養室溫度應降至20℃左右繼續培養10天,使菌絲多積累養分,并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 

    5.2 發菌期間,培養室要避光,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干燥。如果濕度大,易發生后期污染。每周應翻堆或倒架1次,以免燒菌。 

    6 耳場選擇與處理 

    耳場要建在靠近水源、水質良好、清潔衛生、無污染源、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 

    在耳場建畦床時,為提高耳場利用率,畦床寬以150~200cm為宜,長度不限,整平畦床面并壓實。畦床間距40cm,并挖15~20cm深的溝作為排水溝和人行道。對老耳場要先清除廢棄的菌袋及殘留物,然后再翻耙、整平、做畦床,并將畦床澆透水,以利保濕,噴5%石灰水和800~1000倍DDV消毒、滅菌、殺蟲。在畦床面鋪1層塑料薄膜或塑料編織袋片、遮陽網、細紗網等,以免雨水將泥沙濺于耳片上,降低商品價值。 

    7 開出耳口與催耳芽 

    7.1 用5%石灰水擦洗菌袋,消毒滅菌,待菌袋表面干燥后,每袋倒開“V”形出耳口12~15個。開耳口時,一定要劃破菌膜0.3~0.5cm深,使之進入新鮮空氣,刺激原基分化并形成耳芽。 

    7.2 菌袋開出耳口后,要在室內催耳芽;或將菌袋倒立擺放于畦床中,袋間距為10~12cm,蓋草簾,噴水,在適宜溫度下10~15天可見耳芽。 

    8 長耳期管理 

    8.1 調節濕度 出耳芽后,可揭去草簾,每天早、晚噴霧狀水,最好用微噴。初期因耳芽抗逆性差,要勤噴、清噴、細噴,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以保持耳片濕潤、不卷邊。當耳芽長至扁平或圓盤狀時,應適當加大噴水量,使空氣相對濕度達到90%~95%,防止耳片蒸騰失水,促進迅速生長。要注意干、濕交替管理,特別是當耳莖和耳片生長緩慢時,應停水3~5天,使菌絲休養生息、積累養分,然后再噴水,使耳片健壯生長。耳片成熟前,宜減少噴水量,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5%~85%;耳片在這種濕度條件下,不僅能控制孢子彈射,而且耳片干凈無水,不易爛耳,肉質肥厚、有彈性,產品質量好。 

    8.2 控制溫度 展耳期溫度以20~22℃為宜,利于耳片整齊、健壯、耳形好、色澤深,商品價值高。若溫度高于25℃,則開片難,再遇高溫天氣,子實體呼吸旺盛、細胞分裂加快、干物質積累少、耳片薄、產量低。因此,若遇高溫天氣,可蓋草簾并噴水降溫,以保證耳片良好生長。 

    8.3 調節光照 子實體生長需要一定的光照條件。在光照充足的環境條件下,耳片肉厚、色深、鮮嫩茁壯;否則,生長緩慢、色淡、骨質軟,商品價值低。所以,對覆蓋物要定期揭掉,確保光照充足。 

    8.4 通風 空氣新鮮有利于耳片良好地生長。若通風較差或擺袋過密,則耳片不易展開,易形成“雞爪耳”或“團耳”等畸形耳,失去商品價值,且易污染雜菌和爛耳,降低產量。應清除耳場內、外一切障礙物,定期揭掉覆蓋物,進行通風換氣,使耳片生長發育良好。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