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告,臺灣茶業改良場研究發現,在茶園中種植香茅草,有助驅離茶樹害蟲、減少蟲害。
臺灣處于亞熱帶地區,高溫多濕,病蟲害一直是作物栽培最大問題。茶改場發現,如果在茶園中種植害蟲不喜歡的氣味植物,將可做為驅離害蟲的綠籬,而香茅草即是適合茶園種植的害蟲忌避植物。
茶改場發現,茶園種植香茅草,最高可減少30%的刺粉虱及茶角盲椿象危害,并可減少10%小綠葉蟬的危害,雖然無法百分之百驅除害蟲,防治的效果也不如殺蟲劑,但可減少農藥使用,增加消費者飲用茶葉的安全性。
茶改場并指出,香茅草生長快速,每叢約有1公斤的青割量,1年可青割3至4次,青割的香茅草鋪放在茶園間具有良好覆蓋效果,并抑制雜草生長,可作為茶園良好覆蓋材料;此外,青割的香茅草切成小段與茶葉一起烘焙,焙出的茶葉帶有淡淡檸檬香。
不過茶改場提醒,香茅草可直接種植在茶行間,但不能太靠近茶樹,以免葉片擦傷茶芽及嫩梢,同時,香茅草不耐霜,須種植在冬季無霜害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