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花生新黑地蛛蚧防治

   日期:2016-09-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1    
花生新黑地蛛蚧屬同翅目蛛蚧科昆蟲,是近年來花生田新發生的一種地下害蟲,在我省花生主產區均有發生,一般田塊減產20%~30%,嚴重田塊可減產50%以上甚至絕收。為掌握其發生規律,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1999年以來我們對花生新黑地蛛蚧生活特性和田間防治技術進行了觀察和試驗,基本摸清了其發生的規律及有效防治方法。 

  危害特點花生新黑地蛛蚧在我省每年發生一代,以二齡幼蟲在寄主根部土壤內20cm以上的土層越冬,若環境條件不適,部分蛛體可繼續休眠。越冬雌性蛛體直徑3~6mm,于來年5月開始羽化,5月中下旬為羽化盛期。雌成蟲為乳白色,近橢圓形,身體柔軟,體表多皺折,密生黃褐色毛,羽化后在土表層活動。越冬雄性蛛體直徑2~3mm,于4月下旬開始化蛹,5月上中旬為蛹盛期,蛹為乳白色,5月中旬開始羽化,5月下旬為羽化盛期。雄成蟲為黃褐色,有前翅一對,透明,后翅為平衡棒,前足適于開掘,能短距離飛行,腹部末端有一叢長3~4mm的白色蠟絲。雌雄成蟲羽化后即可交配,此后雄成蟲逐漸死亡。雌成蟲在土中做卵室,5月中旬開始產卵,卵成堆產在蟲體后面,6月上中旬為產卵盛期。卵期20天左右,卵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孵化。一齡幼蟲為黃褐色,體長2mm左右,在土表活動10天左右,下午3~4時最活躍,尋找寄主,而后用口針刺入花生根部固定下來,吸取植株汁液,對植株造成危害。自身足部和腹部逐漸退化,形成淺褐色圓形蛛體,即二齡幼蟲,二齡幼蟲繼續吸食并長大,蛛體色由淺而深,最后變成黑褐色,表皮堅硬,外披一層白色蠟質,并以此越冬。花生被蛛蚧為害后地上部分生長不良,似缺水狀,而后枯死。7月下旬重發田塊會有零星死棵現象,8月份死棵明顯增多,直至收獲。該蟲除為害花生外,還可為害豆類作物。6~8月干旱少雨為害嚴重。 

  防治技術根據該蟲發生的規律,從2001年開始我們先后在新鄭市龍王、薜店、孟莊等花生新黑地蛛蚧重發生區進行防治技術研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防治方法。 

  1.花生收獲后及時撿拾蛛體,集中銷毀,以減少越冬蟲源。 

  2.合理輪作,與花生、豆類以外的其他作物輪作。 

  3.在6月上中旬卵盛期及時中耕、澆水,破壞卵室、降低蟲卵孵化率。 

  4.藥劑防治:2001~2004年,我們在6月下旬至7月初幼蟲活動期采用不同藥劑進行了防治試驗,以尋找最佳防治時期和藥劑。從藥劑防治試驗示范的結果看,抓住6月下旬至7月上旬孵幼蟲在地表活動這一關鍵時期,及時選用50%辛硫磷、5%銳勁特、90%敵百蟲、40%乙酰甲胺磷、40.7%毒死蜱等高效低毒農藥,加水稀釋800倍液裝入去掉噴頭的手動噴霧器內,逐墩灌入花生根部或10%辛拌磷粉粒劑每畝用量3公斤加細土撒墩,施藥后最好澆一遍水,防治效果可以達到70%~92%,保苗率達到80%~90%。據調查,2004年新鄭市防治面積達到3.2萬畝,防效達到70%~80%,保苗率達到82%~90%,花生收獲時測產,較未防治區增產22%,效果十分顯著。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