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西北地區常規魚類池塘套養加洲鱸技術

   日期:2016-09-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9    
由于受自然條件限制,多年來西北地區主要以養殖“四大家魚”及鯉、鯽等雜食偏植物性飼料魚類為主,在養殖生產中自繁的野雜魚作為副產品,每年需花費20元/畝左右的飼料損失及清理費用,給漁民群眾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為此,經筆者查閱大量資料,考察當地水質及水體中基礎餌料生物資源狀況,決定在池塘中套養肉食性兇猛魚類加洲鱸,既杜絕飼料損失又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可謂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徑。 

    一、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4畝,水深1.5m,沙土底質,淤泥厚15cm~30cm,養殖用水取自永川河。 

    二、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1.池塘消毒 在放養前2周,排出池水,保持水深30cm左右,用生石灰0.3kg/平方米兌水化漿后全池潑灑,進行清塘消毒,4天后注入河水50cm深左右,注水時未加過濾網。 

    2.培肥水質 投放魚種前7天左右,向池塘中施入經過發酵的牛糞等有機肥300kg/畝,培育池水中的基礎餌料生物。 

    三、魚種放養 

    鰱、鯉、鯽、草魚等魚種放養在5月1日前完成,加洲鱸魚種放養在5月20日完成。規格為體長3cm~4cm的鯉放養密度為50尾/畝,規格為體重50g~100g的鯉放養密度為180尾/畝;規格為體長3cm~4cm的鯉放養密度為100尾/畝,規格為體重50g~100g的鯽放養密度為60尾/畝;規格為體長3cm~4cm的草魚放養密度為100尾/畝,規格為體重50g~100g的草魚放養密度為100尾/畝,規格為體重100g~150g的草魚放養密度為250尾/畝;規格為體長3cm~4cm的鰱放養密度為100尾/畝,規格為體重100g~150g的鰱放養密度為80尾/畝;規格為體長3cm~4cm的團頭魴放養密度為200尾/畝;規格為體長3cm~4cm的加洲鱸放養密度為50尾/畝。 

    四、養殖管理 

    1.飼料投喂 飼料主要是麩皮、玉米面、油渣、苜蓿草等,投喂時以青飼料為主,麩皮、玉米面、油渣等為輔,日投喂2次,日投喂青飼料100kg~150kg和精飼料5kg。 

    2.水質調控 池塘每隔7天~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15cm~20cm,直至加水到池塘滿水位為止。8月~9月,根據池水透明度情況靈活掌握加水量,總體上要求少加水、勤加水,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 

    3.魚病防治 禁止使用加洲鱸敏感的藥物敵百蟲,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每月使用15kg/畝生石灰消毒池水1次,或用五倍子2.5kg/畝煎汁后全池潑灑。養殖期間未發生魚病。 

    五、養殖結果 

    經過一年半的試養,2006年10月15日測產統計,平均收獲主養魚類(鯉、鯽、草、魴、鰱)351.7kg/畝,規格達體重0.2kg~1.7kg,養殖成活率89%;平均收獲套養魚類(加洲鱸)18.3kg/畝,規格達體重0.4kg,養殖成活率86%,畝均純收入增加近200元。 

    六、分析與討論 

    1.西北地區常規魚類的成魚養殖池中套養加洲鱸是可行的。在池塘加水過程中,往往會混入大量野雜魚,加之自繁的鯉、鯽魚苗數量較大而多達到20kg/畝~30kg/畝,它們都與主養魚類爭餌、爭氧、爭空間,影響養殖魚類的正常生長,而套養的加洲鱸以野雜魚及池塘內自繁魚苗為食,可以達到在控制養殖魚類群體品種與數量的同時獲得優質魚產品的目的。 

    2.池塘中適當投放一定數量的鯉、鯽,利用其自繁能力強的特點,可為套養的加洲鱸提供一定數量的適口餌料魚。 

    3.在自然條件較好、水體中野雜魚較豐富的池塘,可以適當提高加洲鱸的放養密度,以進一步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