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有機農業需要怎樣的種子

   日期:2016-09-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5    
據研究,有機肥不只是提供氮磷鉀養分,更重要的是滋長各種菌類乃至于小動物,使得土壤透氣性提高,提供最好的生長環境。把握這個原則作物就能長得健康,抵抗力強,農民根本不用花老本去購買形形色色的“有機資材”。
  農業生物多樣性不只強調多樣的益菌、益蟲,同時也講求植物種類的多樣性,以及同一種作物不同品種的多樣性。尋找合適的品種種子是有機農業的第一步。
  現行作物品種與70年前相比大有不同。早期農民都自行留種,各鄉鎮的品系可能不一樣。例如臺灣早期稻的品系就有一千種以上。隨著時代的演進,不論是公家研究機構或者私人種苗公司,都雇用專家根據遺傳學學理進行育種,然后將新品種繁殖賣給農民播種。這些品種在施用大量化學肥料的條件下選拔出來;當農民有錢買肥料時,改良品種充分發揮其優點,產量大增,農民喜歡新品種之后就不再留種。綠色革命的奇跡就是化學肥料配合高產品種的成果。不過其后遺癥卻是土壤的逐漸劣化,以及品種數目的銳減。
  部分進行有機生產的農民認為,近代育種都是改良場與種苗公司在遠方、化學肥料的環境下育成的,可能無法普遍適合于各有機農場,因此強調找回傳統的地方性品種。可是農民手上已無地方性品種種子,種苗公司也不太會去販賣這些未經“改良”的種子。因此,國外一些機構提倡恢復自行留種的習慣,來選育出適合自己農場小環境的品系。
  有機作業的農民選擇哪些品種,實際上牽涉到法規、成本、理念與技術等方面。就法規來講,歐美國家對種苗規定得比較嚴格,品種常需要經過驗證登錄,否則其種子不準販售。而驗證有一定的標準,具特色的地方品種通常難以通過,導致無法買到。這樣的規定原意是要防止農民購買到不良品種,可是卻有違反生物多樣性原則之虞,已不合時宜。因此歐盟就修法免除地方品種的登錄。只要市場需求量足夠,種苗公司就可能有意愿提供。不過理念型的有機農民或許獨鐘地方品種,專業有機農民常以產品為主要收入,成本是重要的考慮,除非向種苗公司購買地方品種或者自行采種的成本差不多,否者還是會選購一般商業品種。
  目前的情況是,地方品種的需求不夠強,市場太小而引不起種苗公司的興趣,這兩方面互為因果,難以克服。自行留種又面臨兩個問題,其一是技術上的門檻,留種的技術有難有易,許多蔬果屬于異交作物,農民自行留種很容易產生品種劣化。即使自交作物如豆類也常因不慎而發生品種混雜。再者是品種不易尋獲,高產品種的風行導致地方品種不見。實際上公家育種機構或者種苗公司都擁有不少老品種,準備作為育種材料。這些老品種可能具有特色如香氣風味等,很合適小眾市場。政府有義務將這些取自于民間的材料再度釋放給民間用,配合留種采種技術的教導,讓從事有機農業生產的農民年復一年地篩選種子,作為種源保育的另一股力量。
  政府更積極做法是責成農研機構學習有機農業先進國家的“參與式育種”,結合專家的專業與有機農民的需求,讓農民成為育種工作的主角,以期加速育成較多適合各地有機農場環境的品種。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