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具配套
150型秸稈還田機的配套動力為大中型拖拉機,而小型秸稈還田機則以小四輪拖拉機為動力。由于拖拉機本身的結構尺寸不同,懸掛系統也有差異。大型機具配套時應注意傳遞動力的萬向節方軸長度,當配套動力為上海-50拖拉機時,方軸長為250毫米;當配套動力為鐵牛-55型拖拉機時,方軸長為320毫米;其它通用。
2.安裝調試
秸稈還田機與配套主機掛接后,應對機組進行調節:
①橫向水平調節將機組置于水平面上進行觀察,并調整左、右吊桿長度,使機具橫向水平;
②縱向水平調節調節中央拉桿長度,使機具縱向水平;
③刀齒與地面高度間隙調節在田間調節地輪,使齒端與地面距離為1厘米~2厘米。
3.作業要求
秸稈還田機械的作業要求是:
①先運轉再起步田間作業前先將秸稈還田機緩慢降至工作位置,接合動力后逐漸加大油門,待運轉正常后方可起步;
②地頭轉彎要緩慢即機組行至地頭時應降低速度,緩慢轉彎,若地表埂洼較多,應緩慢提升機具,待轉彎后再重新作業;
③運輸中須注意地塊轉移、空載運輸前,必須將機組動力切斷,然后再提升機組。若為半懸掛式,還要注意調整地輪,使機組呈運輸狀態。
4.安全要領
嚴禁在作業中排除故障、檢修機具、提升旋轉及機后站人。 若發現機組有異常現象,應停機檢查,待徹底排除故障后方可再行作業。
5.把握質量
①秸稈水分作物進入黃熟期后,即可摘穗。 作物黃熟期的秸稈和葉子呈黃綠色,含水量一般在30%以上,秸稈脆且未完全形成纖維狀。此時,秸稈粉碎效果較好,還田后還可利用秸稈本身和田間的土壤水分,加快秸稈腐爛。若還田不及時,秸稈干枯、地表干燥、會使粉碎長度加大,效果變差; 耕翻后,秸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局部干燥發熱, 會影響復播作物種子的發芽及根系生長。因此。較干枯的秸稈還田后不能直接復播, 有條件時可在澆水后整地復播。
②茬留高度刀齒距地面的間隙直接影響留茬高度及還田質量。1厘米~2厘米的間隙是機組在實際作業時數值。影響的主要因素是田塊土壤的干、濕、硬、松程度。實際作業中一般采用觀察法確定間隙,機組邊作業邊調節液壓控制限位螺帽(分置式懸掛系統應調節液壓油缸上的限位板位置),使秸稈粉碎機的刀齒更充分地將秸稈粉碎而不入土為宜。 此項工作需要在田間配合縱向水平調節反復進行調整。
③皮帶張緊度在秸稈還田作業中,往往出現稀疏田塊還田效果好、茂密田塊機組轉速下降、還田質量較差的問題,這主要是由機組負荷增加、皮帶打滑及輪子發熱所致。所以,應經常檢查調整三角皮帶張緊度。
④善后處理秸稈還田后應及時用旋耕機打茬,破碎根系;及時耕翻,將秸稈覆蓋嚴實。并保持水分,促進秸稈及早腐爛成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