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桃縮葉病的癥狀特點與防治

   日期:2016-08-3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4    
桃縮葉病是春季常見的一種病害,該病主要危害碧桃、櫻桃、杏、李等。 

  1、病原:該病是由真菌中的外子囊綱病菌引起。 

  2、癥狀: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可危害花、幼果和嫩枝。感染此病的植株春季展葉后呈皺縮波紋狀,葉尖和葉緣反卷,葉面凹凸不平。以后隨著葉片生長,葉色逐漸由黃綠色變為紫紅色,葉肉增厚變脆,凹凸程度增大。春末夏初時,葉片表面生成一層白色粉塵,不久,病葉變黑,枯萎脫落;嫩病枝感病后短縮、腫大,呈灰綠色或黃色,病枝上葉叢生,嚴重時枝條枯死;病果發育畸形,果面龜裂,果毛脫落,但表面光滑。 

  3、 發病特點;病菌以子囊孢子或芽孢子在芽鱗縫內或皮上越冬,翌春桃芽萌發時,芽孢子生芽管,直穿透表皮或自氣孔侵入嫩葉。當年病葉產生的子囊孢子及芽生孢子于春末夏初成熟,4-5月時發生嚴重,借風力傳播,但由于時值高溫,一般不再侵染,一年只侵染一次,隨著氣溫升高,停止發展,氣溫超過30℃既不發病。春季低溫多雨時利于該病發生,江河沿岸、湖畔、低洼地亦多發此病。 

  4、 防治方法: 

  ①秋末或早春及時剪除帶病枝葉、清除病殘體,或在病葉表面還未形成白色粉末狀之前及早將其摘除,減少病源; 

  ②早春桃芽膨大而未展葉時,噴波美4-5度石硫合劑; 

  ③展葉前噴0.1%硫酸銅溶液也可有效進行防治。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