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平菇冬季栽培管理四要點

   日期:2015-08-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8    
    1)光照宜強不宜弱。光照既是冬季增加棚溫的重要方式,又是提高產量、改善菇質的重要途徑。光照強度和時間宜根據菇棚的保溫性能及天氣狀況而定。若菇棚的保溫性能好,夜間溫度可以維持在5℃以上,則棚頂的草苫可早揭晚蓋,盡可能地延長白天的光照時間;反之,則白天菇棚的光照時間宜相應縮短。就天氣狀況而言,氣溫在5℃以下時,晴天及多云天氣在保證棚溫5℃條件下宜盡可能增加光照時間;陰雨天可在白天氣溫較高的11:00―15:00給棚增光;下雪天給棚增加散射光即可。光照強弱也直接影響著平菇的產量和品質。光照較強的菇棚內,平菇子實體顏色較深,葉片較厚,菇片韌性好,產量也可增加20%左右。實踐中發現,即使是同一白色平菇品種,在光照較強的條件下,其子實體顏色也會變成淺灰色,甚至變成紅褐色;而同樣是黑色平菇品種,在高溫暗光下培養,其菇片照樣會長成淺白色,甚至白色。因而在栽培管理中,宜先權衡菇質、產量與售價三者之間的關系,然后再確定菇棚的光照強弱及時間長短。相比較而言,適當增加光照,效益會明顯提高。 

  2)水分宜少不宜多。冬季氣溫低,棚內地面及培養料表面的蒸發量少,菌絲體在低溫條件下呼吸量大大降低,消耗的水分相應減少,加之菇棚在管理上以保溫為主,經常閉棚,棚內水汽大多難以散發至棚外。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導致棚內需水量較少,菇棚噴水宜控制,不可過多。對于空間較大,菌棒擺放較少,或通風狀況較好而又較易升溫的菇棚,噴水量以1―2 d(天)噴1次為宜;反之,可2―4 d(天)噴1次。冬季宜用50℃左右的熱水棚內噴霧,保持棚內相對濕度在85%―95%,保持培養料表面較為濕潤即可。噴水時切記不能噴“閉棚水”,即不能在閉棚不通風的條件下噴水。這是因為在密閉的條件下噴水,棚內的相對濕度會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在100%,水分處于飽和狀態,子實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受阻,難以正常生長,造成菇片上卷,甚至枯黃而死,引起生理性病害。 

  3)通風宜勤不宜大。通風換氣可增加菇棚的氧氣含量,但是棚外的冷空氣隨之會侵入棚內,從而降低菇棚的溫度。因此冬季宜在保證棚內氧氣夠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通風時間。對于空間較大,通氣狀況良好的菇棚,宜采用短時間小通風的方式換氣,1 d(天)可通風3―4次,每次30 min(分鐘);反之,宜通風8―10次,每次20 min(分鐘),同時輔以人為走動,使通風死角部分亦能正常換氣。 

  4)加溫宜廉不宜奢。溫度是影響冬季平菇幼蕾產生及正常生長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上宜在滿足平菇正常生長所需溫度下限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燃料投放。現蕾前若棚溫過低或溫差過小,則菇蕾很難形成;現蕾后棚溫過低,則子實體基本停長,長期保持菜花狀而不分化,或即使分化,菇片上也會長滿白色的小刺或菇上長菇形成畸形菇,商品價值降低。因而在管理上,菇蕾形成前后宜以太陽光能為主要增溫方式,必要時用火爐維護棚溫在5℃以上,以利于保溫并拉大溫差,促使菇蕾形成;待大部分菌袋顯蕾后,宜控制棚溫在8℃左右,保證子實體正常生長。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