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杏孢菇高產栽培技術

   日期:2015-08-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4    
    杏孢菇是一種品質優良的大型肉質傘菌。子實體單生或群生,菌肉厚、開傘慢、菇柄組織密實、雪白粗大、孢子少、保鮮期長,不同于一般平菇。營養豐富,寡糖含量高,含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質地脆嫩,味道鮮美,口感極佳,具有保健和美容作用。 

    杏孢菇生產周期短,市場前景廣闊,效益高,農戶容易接受。現將杏孢菇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栽培季節 

    杏孢菇最適溫度為11~16℃,溫度太低或太高都難使子實體形成,因而各地必須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出菇要求溫度安排好栽培季節,在河北省唐縣一帶以秋末、冬初生產為主。 

    2 原料與配方 

    棉籽殼2000kg、麥麩400kg、玉米面50kg、紅糖20kg、過磷酸鈣4kg、尿素4kg、生石灰25kg。

    3 拌料與裝袋 

    按比例稱取培養料,將其混合后加水,含水量控制在60%~65%,將培養料攪拌均勻即可裝袋,選用14×55cm規格的塑料袋;袋料用裝袋機裝袋。每袋重1.6~1.7kg。 

    4 滅菌與接種 

    裝袋后立即上灶,常壓100℃保持20~25小時,高壓1.5大氣壓下保持2~3小時,培養基滅菌后待料溫降至室溫時即可消毒接種。接種過程中要嚴格做好各項消毒工作。接種后室溫保持在25℃左右發菌,溫度低則發菌慢,溫度過高會出現雜菌。待菌絲走到碗口大時即可移入徹底消毒的菇房。 

    5 栽培管理 

    當杏孢菇菌絲長滿全袋后,即可采取適宜溫、濕度,使其出菇。栽培房溫度保持在12~18℃,濕度保持在90%~95%,可向空間及地面噴水,一般經10~15天就可以出現菇蕾。在原基形成到出現小菇蕾時開袋較好,現蕾的快慢與溫度有很大關系,氣溫在12~16℃時出菇較快,而開袋過早會影響出菇量和質量,選擇在菌絲未扭結時開袋為宜。為延長子實體保鮮期,采收前2~3天,濕度控制在80%~85%左右更好。如果子實體較大時開袋,會出現畸形,嚴重的會出現萎縮、腐爛;因此,栽培杏孢菇要掌握在原基形成小菇蕾時開袋較好。 

    5.1 溫度控制 

    菇房溫度直接影響原基形成和子實體生長。溫度低于8℃時,原基難以形成;當溫度升到21℃時,原有生長子實體迅速生長,品質下降,而小菇蕾停止生長,開始萎縮,原基停止分化;溫度持續21℃以上時,原有子實體會變軟、萎縮、腐爛,培養基表面組織亦會萎縮、腐爛。在整個栽培管理中,菇房最佳溫度應控制在12~18℃。 

    5.2 濕度控制 

    菇房濕度應保持在85%~95%。濕度太低,子實體會萎縮并停止生長,而原基干裂、不分化。澆水時要注意不能將水直接噴在子實體上,否則子實體會變黃,影響品質,嚴重時會造成腐爛。 

    5.3 空氣調節 

    子實體發育階段需要新鮮空氣,菇房要經常通風。通風不良子實體難以正常發育,出現小子實體萎縮、停止生長;而有的子實體呈萎縮狀,然后在已萎縮的子實體上再分化出畸形小菇,呈樹枝狀,不能發育成正常子實體。如果此時遇到高溫、高濕,就會造成子實體腐爛。因此,菇房必須保持良好通風條件。 

    6 采收加工 

    當菇蓋張開、平整、孢子尚未彈射時為采收適期。采收標準是出口要求菌蓋小、菇柄粗大。頭潮菇每袋產量為70%~80%,采收后15天左右可采收二潮菇。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