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圍欄養魚是大水面增產的好方法

   日期:2016-08-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4    
圍欄養魚是一種利用湖泊、水庫、河溝等天然水體實行圈欄養魚技術。它具有投資少、成本低、病害少、產量高、效益佳等優點,是開發利用大水面的一條致富新路。 

    1.圍欄材料與設施 用于圍欄養魚的材料主要有竹箔和網片兩種,就二者的物質性能,選用網片比較經濟。網片具有抗水抗風耐用性能好、取材方便、操作便利、價格低廉等優點。 

    網圍結構主要有網片、綱繩、定樁、石籠、地錨等組成。網片選用聚乙烯有結節的。綱繩選用直徑5毫米的聚乙繩。定樁選用毛竹,因毛竹具有輕便、表面光滑、高強力、經濟等優點。木樁次之。水泥樁雖使用時間長,但缺乏韌性,與網衣連接處易磨損。網底下綱應與直徑10~15厘米的石籠相連,用聚乙烯繩直接連接,也可以用網衣包裹下沉,石籠應踏入底泥,地錨可用廢舊網衣扎上一根2毫米粗、長0.5米的聚乙烯線。 

    網欄形狀以圓形或橢圓形為好,既可增加抗風浪的能力,減少漂浮物堆積,便于捕魚,又可節約費用和原材料。 

    圍網高度應高出歷史最高水位0.5~1米,否則汛期魚會越網逃走,網衣高度超過4米時中間應加一道綱繩。 

    網目的大小,應根據放養魚種規格而定,以不逃魚為原則。 

    2.圍欄地點的選擇 圍欄地點一般選擇在距岸邊有一段距離的開敞水域,水流平緩,避開出水口和風口,遠離主航道、污染區,年平均水深1.5~2.5米,漲水期最大水位不超過5米,底質要求平坦、水質好、無污染,并有豐富的天然食物。 

    圍欄面積從有利于水體交換、提高餌料利用率、便于飼養管理和捕撈成魚等出發,每塊圍欄面積宜小不宜大,一般每塊圍欄面積為0.33~0.67公頃(5~10畝)。 

    3.魚種放養 圍欄養魚主要是人工投料,放養品種一般為草、青、團頭魴、鰱、鳙、鯽、鯉等魚類。如圍欄區水草、螺蜆豐富,放養品種以草魚、團頭魴為主,約占65%~70%,搭配青魚10%,鯉魚10%,鰱、鳙魚10%~15%。如水質較肥,浮游生物豐富,可適當增放鰱、鳙魚比例。 

    放養魚種規格要大,一般草魚200~300克/尾,青魚400克/尾,團頭魴、鯉魚50克/尾,鯽魚25克/尾,鰱、鳙魚30克/尾,每667平方米放養60~100公斤。 

    魚種放養時間安排在冬季或翌年早春水溫15℃左右時進行。 

    4.飼養管理 圍欄養魚是以人工投餌、實行高密度精養的方式進行,投喂飼料有配合飼料或顆粒飼料和菜餅、豆餅、麩皮等精飼料及部分青飼料。每天上午9時和下午3時各投一次。在正常天氣,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5%~3%、青飼料投喂量為草食性魚類總體重的5%~20%。 

    在魚種放養后的3~4月份,魚體小、水草少,應以精料為主,5~9月份,魚類生長快、水草多,應增加水草投喂量。10月份后,水溫下降-增加精抖投喂量。 

    勤檢查石籠是否入泥,地錨是否均勻,網衣有無破損,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認真做好防逃、防風、防病、防洪、防偷盜等工作。防逃是日常管理中的主要工作,所以,要注意最易逃魚階段,即魚種剛放養時,對環境不適應,群集向網圍游動,如遇小洞就會成群逃逸。汛潮期來臨,水位陡漲,四處逃竄,易引起破網逃魚。 

    5.魚病防治 圍欄養魚由于設置在較大型的水域中,水體交換條件好,如餌料充足,水質無污染,一般不會發生魚病,但如果養殖操作不規范,一旦發生病害,治療較為困難。因此,首先要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其次是進欄魚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且一次進完。三是草魚和鳊魚進欄前要進行出血病免疫注射。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