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食用菌生產中,有一件讓菇農們最頭疼的事,那就是蟲害。蟲子吃掉菌絲,掏空子實體,完事拍拍屁股就走了,可菇農們卻慘了。不過,現在山東濟寧的嘉祥縣,農戶用上了一種專用...
在食用菌生產中,有一件讓菇農們最頭疼的事,那就是蟲害。蟲子吃掉菌絲,掏空子實體,完事拍拍屁股就走了,可菇農們卻慘了。不過,現在山東濟寧的嘉祥縣,農戶用上了一種專用殺蟲燈,就不再擔心蟲子的危害了。
沒種過食用菌的人很難想像,一個菇棚里怎么會有那么多的蟲子。其實,食用菌本身并沒有蟲子,但是菌絲和菇生長時,放出的一種特殊氣味,會把附近的菇蚊都給吸引過來。然后它們就開始發揮昆蟲驚人的繁殖速度。數量多的時候,它們能把整個袋子里的菌絲吃掉。不光是產量上不去,即便長出來菇,品質也差了。
對付菇蚊有很多種辦法,用膠粘的、用高壓電電暈的,還有直接噴藥殺蟲的,等等,各種方法都不理想。雖然,高壓頻振式殺蟲燈能管點用,但蟲子多了,用不了一晚上,高壓線就被死蟲子粘滿,新來的蟲子,大搖大擺地飛來飛去,也不能被咋地。打藥的確很管用,可是若出一批蟲子打一回藥,幾個月下來,磨菇有了藥殘也賣不出去。
不過,別看菇蚊繁殖力強、危害大,可它有個弱點,特別愛去有光亮的地方。浙江溫嶺人施金池就利用這一點,給菇蚊設計了一個陷阱,用燈光做誘餌,設計了殺蟲燈。當菇蚊傻乎乎聚過來的時候,一下子就被燈下面的風扇吸到了口袋里。這比用高壓電殺蟲安全許多,避免了菇農意外觸電,或者引起火災等事故。雖然菇蚊見著點光亮就往前鉆,但這殺蟲燈的光源卻比較特殊,是施金池經過反復實驗找到的一種光。
昆蟲都有驅光性,而菇蚊對波長在450納米左右的光最為敏感。有了合適的光源,還得有配套的措施,才能保證滅蟲的效率。
首先,為了讓菇蚊更容易接近燈光,掛的時候得看好位置。遇到北風天,要掛低一點,而遇到南風天,就可以稍高一點。而且,菇蚊也是有防御意識的,所以燈的位置要經常變換。
其次,開燈時機要把握好。菇蚊在黃昏時,開始變得特別活躍,這個時候是開燈滅蟲的大好時機。
盡管有殺蟲燈誘殺,但是菇蚊的繁殖力這么強,很難消滅的一干二凈,即便是第一年的大棚也會有蟲子。施金池建議對于大型的菇棚,應提早使用,一開始就要掛上燈,不能給菇蚊半點可乘之機。不過,對于大型基地,除了要注意殺蟲燈掛放的高度、位置以外,還要照顧到燈光作用的范圍。一般120到150平方的面積,掛一個燈。若菇棚的數量較多,每個棚里都要掛上殺蟲燈。
殺蟲燈采用科學的光源,平均一晚上能誘捕200克左右的害蟲。山東、四川、安徽、山西等地的菇農使用后發現,用了食用菌專用殺蟲燈,不但遏制了蟲害,還增加了食用菌的產量,打破了夏天“六月飛蟲不種菇”的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