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黃鱔庭院養殖技術

   日期:2016-08-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4    
一、設施建設 

    1.選址選擇門前屋后空地圍院建鱔池,利用地下水或自來水作養殖水源。 

    2.鱔池建造墻壁用單磚砌成,一般每口鱔池,面積2平方米(長2米,寬1米),墻內外及底面用水泥抹面,墻高50厘米,墻項上部做成T型,起防逃作用。墻上距池底30厘米處裝直徑10厘米的塑橡膠管溢水。池底通向排水口要有一定的斜度,以能排干池內水為標準,排水口與總排水溝相通。距池底20厘米以下的墻面和池底面全部貼磁磚。溢水口和排水口用鐵絲做防逃網罩,不用時用木塞塞緊。 

    3.蓄水池按每10平方米鱔池配1.5立方米蓄水池的比例,用紅磚建造蓄水池,墻內外的平角處、池底,全部水泥抹面。在池底裝好出水管。同時,池底面要有一定的斜度,經常定時清洗排污口,出水口和排污口均用閥門控制。 

    要求蓄水池不滲漏水,保證供水安全。蓄水池底平面應比養殖池底平面高20厘米以上。 

    二、養殖技術要點 

    1.鱔池準備鱔池建好后,先放滿水,浸泡10天后用20×10E-6濃度的生石灰水對池口和環境進行消毒。在放苗前1個月,將池水加至20厘米深,浸泡磁磚,使磁磚上長出附著生物和苔泥,以降低磁磚對光的反射。放苗前1周,在池內周邊放置一些經清洗和消毒后的水花生,池中心留下空水處作黃鱔的攝食場所。同時每口池內放養1只蟾蜍和幾條泥鰍。 

    2.放苗一般在4月上旬可開始收購鱔苗。鱔苗選用籠捕無外傷的為最佳,要求體質健壯、游動活潑、規格整齊,每公斤30條左右,規格差異大的要分池放養。放養前,用3%濃度的鹽水將鱔苗浸洗5分鐘左右。放養量以每平方米5公斤為宜,確保當年出售規格達150克以上。 

    3.投餌當水溫達18℃以上時,黃鱔就開口攝食。但池內放養的鱔苗在開始的幾天內食欲很差,一般不主動攝食。自第4天起就可以馴化其攝食,開始以活蚯蚓誘其開口或以新鮮的蚌肉切成4厘米×1厘米×1厘米的長條馴餌。幾天后可投喂人工配合餌料。配以適量的麥粉,添加魚粉,通過絞肉機制成條形餌料,涼成半干后投喂。每天傍晚投喂1次,投喂量以池內鱔魚總重量的3%~5%計算。一般放在池中空水處,既便于觀察攝食情況,又利于清除殘餌。 

    4.日常管理首先是每天早晚堅持巡池,發現病、死鱔苗及時撈出隔離,并診斷病因。其次是嚴密監視水質變化,一般季節3~5天換水1次,高溫季節每天換水1次,換水一般上午進行。水溫超過28℃時,用布料搭棚遮陽,可起到明顯降溫作用。 

    5.防病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因為黃鱔主要憑嗅覺尋找食物,其嗅覺相當發達,對含有藥物的異味很敏感,食物中有異味,其攝影食量明顯減少,甚至拒食。所以,不能像養殖魚類那樣經常用藥物預防鱔病。而只能采取生態防病措施,如在池中養殖蟾蜍和泥鰍。最好是少用或不用藥物。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