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平菇出菇期間幾種常見病害及其防治

   日期:2016-08-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0    
相關文章:平菇幾種常見病害的綜合防治 平菇常見非侵染性病害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平菇出菇階段,菌絲體由營養生長階段向生殖生長階段轉化,該期蟲害發生較少,而子實體病...
  相關文章:平菇幾種常見病害的綜合防治 平菇常見非侵染性病害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平菇出菇階段,菌絲體由營養生長階段向生殖生長階段轉化,該期蟲害發生較少,而子實體病害發生卻較多,其多包括由病原細菌引起“黃菇病”和畸形菇等生理性病害。
  斑點病 又稱褐斑病、黃菇病等,屬細菌性病害。
  癥狀
  菌蓋是該病害的主要為害對象。發病初期,菌蓋表面可見淡黃色變色區,后逐漸加深變為干黃色、淺褐色、暗褐色,并同時出現凹陷斑點,繼而分泌粘性液體。如果空氣濕度不是太高,約3天左右,粘性液體漸干,隨后菌蓋開裂,形成不對稱菌蓋的子實體。
  斑點病的病原菌是假單孢桿菌,喜高濕、高溫、密閉的環境,該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廣,工具、材料、原料、土壤、水流以及各種蟲類,均可成為傳播媒介。
  處理措施
  停止噴水,加強通風,充分降低濕度;清除病菇,清理料面,噴灑黃菇一噴靈、霉斑凈、特效萬消靈(二氧化氯片劑)等溶液,使用劑量參照說明書。畦式栽培時,撒施一定量的石灰粉,也可起到抑制作用。
  黃斑病
  典型的表現為多在低溫季節發病,如氣溫在10℃左右時,該病發展迅速,為害嚴重。初期只在菇體表面出現黃褐色斑點或斑塊,隨之病區擴大,并深入菌肉組織。此后,子實體變為褐色、黑褐色,進而死亡、腐爛。
  黃菇病的病原菌為黃單孢桿菌,亦屬細菌性病害,該病菌性喜低溫、高濕環境,其傳播途徑與斑點病相似,防治措施相同。平菇畸形
  花菜形狀
  菌柄沒有分化,大量的小原基聚集在一起,形成球形的菌塊。這種形狀的平菇一般是因為二氧化碳的濃度過大而引起,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噴灑了敵敵畏、速滅殺丁等殺蟲劑而引起。
  解決的措施:一是加強通風,不要采用封閉式的保溫措施;二是噴灑放線菌制劑,立信菌王、光大菌王等生物菌肥緩解。
  藍邊菇
  灰黑色菇體生長時,菌蓋上產生藍色圈,甚至整個菇體變成藍色。這種現象一般是因為在棚內采用煤爐提溫,子實體發生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的。在棚內采用煤爐增溫時,排煙系統一定要完善,絕對不能在棚內留有殘留的煙霧。
  瘤蓋菇
  在菇蓋上生長有很多小瘤樣突起,有的突起還形成菌褶,嚴重影響商品性。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通風不好,氣溫低且持續時間過長,造成菌蓋生長比例失調所致。
  解決的措施:1、保證菇棚有良好的通風條件;2、保證菇棚有良好的出菇溫度,冬季出菇的品種一般為中低溫型,出菇的溫度應盡量保持在8℃以上為好。
  菌柄粗長水腫狀 菌蓋不分化
  原因是光照過強,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所致,應通風降溫,同時改善光照條件,這種情況在高溫棚平菇中經常發生。
  珊瑚菇
  菌柄細長,沒有菌蓋,在菌柄上又重復分叉,形如珊瑚,一般呈白色。這種病害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光照很弱,通風極度不良。
  豆芽菜形菇
  菌柄細長,菌蓋極小,形如豆芽菜。這種現象的發生原因是在平菇的催蕾期溫度太低,基本持續在0℃左右,而且持續時間過長。預防的措施是,在平菇的出菇期,若遇低溫,應設法采取正當的保溫及提溫措施。
  鹽霜狀平菇
  子實體產生后分化很慢,在已經分化的菌蓋表面出現一層像鹽霜一樣的東西,這是因為棚中的溫度太低所致,一般黑色軟柄平菇在氣溫低于4℃時就容易出現這種情況,解決的辦法還是要注意保證菇棚溫度。
  子實體干枯
  菇體從上向下干枯,不腐爛,無其它雜菌發生,這是因為空氣濕度過低和培養料嚴重缺水,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應該及時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并往培養料里面注水增加含水量。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