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家養觀賞魚得病怎么治

   日期:2016-07-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1    
水質管理  

  觀賞魚對水質的要求比較嚴格,用水要經過選擇,自來水必須除氯;禁用雨水;飼養過程中,要勤排污、除糞、換水;放養密度要適宜,以保證水的質量;在養殖過程中要認真觀察水質變化,必要時徹底清箱;換水時,新、老水的溫差不要超過5℃,還要采取措施防止晝夜溫差驟升驟降。 

  器具的消毒 

  魚缸、魚池等養魚的容器要經常刷洗和消毒。如果魚池發生過傳染性的魚病,必須用5ppm或1ppm的漂白粉消毒。具體做法是將魚轉移到別處,放滿水,估計水的容積,計算漂白粉的用量,再溶解,潑灑漂白粉。經過4天~6天,將池水放干,用自來水沖洗數次后,重新放好清水即可放魚。 

  如果發生過寄生蟲性魚病,必須用4ppm或8ppm的硫酸銅消毒,放藥后經過5天~7天,將池水放干,洗凈后即可放魚。 

  魚缸、水族箱等可用3%~5%食鹽水或10毫克/升高錳酸鉀水浸泡1天~2天,也可用20毫克/升漂白粉消毒。 

  在觀賞魚容易發病的季節,池塘、容器、用具要經常消毒,并定期進行水體消毒,以殺滅水中或魚體上的病原體,杜絕傳染源。如果池塘、水泥池、魚缸等發生過魚病,必須徹底消毒。 

  魚體消毒 

  新購進的觀賞魚放養前,應進行魚體消毒。生產性、營業性飼養,魚類數量多,在易發生水霉病、車輪蟲病、小瓜蟲等病的季節,每次換水時最好對魚體消毒。目前,魚體消毒的藥物很多,最常用而效果很好的有3種,現分述如下: 

  1、食鹽。3%~5%水溶液,水溫5℃~32℃,浸洗觀賞魚5分鐘~15分鐘。小金魚和熱帶魚中的斑馬魚、孔雀魚等在鹽水中有掙扎、身體不平衡、呼吸加快甚至翻肚等現象出現,不必驚慌。但如果發現呼吸停止,則應立即將所有魚撈出放入清水中,通常2分鐘~3分鐘內,魚體恢復正常,可暫養在盆中,投喂活水蚤。第二天至第三天再用食鹽水浸洗一次。可以預防細菌性爛腮病,白頭白嘴病、白皮病、打印病等,可殺滅車輪蟲、鯉斜管蟲、瓢游魚波豆蟲、秀麗三代蟲等。 
      2、敵百蟲。用晶體敵百蟲1∶50000,浸洗4分鐘~5分鐘,浸洗時觀賞魚有游動遲緩、呼吸頻率減慢等麻醉現象。可預防環蟲病、魚虱病、錨頭蚤病。 

  3、高錳酸鉀。10毫克/升溶液,浸洗5分鐘~10分鐘。觀賞魚對此藥沒有異常反應。對魚體有一定的滅菌作用。 

  在日常飼養過程中,第一個月用食鹽水浸洗,亦可用作治療。凡全長在1.5厘米以內的魚苗,不能進行藥物浸洗。 

  避免魚體受傷 

  換水、換魚時要細心操作,避免魚體受傷。 

  保證飼料質量 

  飼料要新鮮、清潔、適口、發霉變質的飼料不能投喂。從野外天然水體中撈取的水藻萍莎等,有可能將某些病原體帶到魚池(魚缸)中。一旦條件適宜,病原體大量繁殖,就會使魚致病。因此,一般鮮活餌料在投喂前要進行消毒。用1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10分鐘;10毫克/升漂白粉浸泡5分鐘,然后用凈水沖去藥液再投喂。投喂餌料要定時定量,要根據魚體大小、攝食和生長情況,定時定量投飼,不要隨意多投或少投,更不要幾天不投。還要根據季節氣候等情況,調整投飼量。另外,經常投喂藥餌,也是預防魚病的一種方法。 

  加強飼養管理 

  放養的魚最好是同一品種,規格相近,以便管理。如果魚體規格差別大,體質強弱不同,抗病力不一樣,就容易發病。其次要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經常換水,清除雜物及污染,使觀賞魚生活在良好的水體環境中。經常觀察魚的活動狀況,發現魚活動異常,要及時采取措施。如果發現死魚要及時撈出,并對其他魚采取積極的防治措施。操作要細心,避免金魚魚體受傷后感染疾病而影響觀賞效果。在飼養觀賞魚過程中,必須注意生物敵害,尤其是金魚由于行動緩慢,且艷麗嬌嫩,常遭到敵害襲擊。如水鼠、水鳥、水蛇、蛙類、兇猛魚類、黃鱔、水生昆蟲、青泥苔、水網藻等都會直接吞食或間接危害觀賞魚,因此必須注意消滅。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