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巧使蛋鴨“冬休”變“冬產”的十條措施

   日期:2016-06-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9    
目前,農村有不少農戶白白使自己飼養的蛋鴨在冬季“休閑”而減少了收入。筆者經過近幾年的試驗,摸索出了巧使蛋鴨“冬休”變“冬產”的十條措施。 

  一、調整鴨群 

  秋末冬初,將鴨群中老、弱、病、殘鴨,低產鴨和停產鴨及時予以淘汰。留下生產性能好、體質健壯的蛋鴨。 

  二、防寒保溫 

  蛋鴨產蛋適宜溫度是10~20℃。冬季天氣寒冷,不利于蛋鴨產蛋,可采用以下方法防寒保溫:一是堵塞鴨舍、墻壁上的孔洞,更換壞瓦,以防賊風侵襲;二是修好門窗,夜晚嚴寒天氣在門窗上覆蓋草簾或雙層塑料布保溫;三是在屋頂下加一層保溫夾層或裝天花板頂棚,阻隔冷空氣進入舍內;四是在舍內房頂下距地面2米處橫架竹竿、木條,并用草簾蛀塑料布覆蓋;五是在鴨舍內地(架)面上厚墊干軟墊草,確保鴨腹部不受寒;六是加大單位面積的飼養密度,每平方米可養8~9只,以利蛋鴨之間相互取暖,七是采用暖棚飼養,在冬季可使舍溫達10℃以上。選向陽、背風、近水源的地方搭建暖棚。按每千方米養8~9只,每間鴨舍養300只,建成長4.5米、寬8米的鴨舍。鴨舍北墻高2米,南墻檐高2.2米,脊高3米,頂部后坡長。在東(西)山墻緊靠北墻處留一個工作門。頂部用毛竹等搭成骨架,上面蓋稻草。棚內地面鋪墊干草。 

  三、適時驅蟲 

  入冬后及時給蛋鴨驅一次蛔蟲,每只鴨用半片驅蛔靈粉碎后拌在飼料內喂服,這樣可使鴨身無虱,增強鴨的體質,有利于產蛋。 

  四、調配飼料 

  冬季蛋鴨除產蛋外,還要抵御寒冷。因此,必須增加蛋鴨飼料中的熱能。參考飼料配方(%):玉米40、糠麩23、碎米10、菜籽餅5、豆餅10、魚粉7、骨粉3、油脂2以及微量的食鹽。另外還要添加一些青綠飼料。如青飼料不足,需另加0.2%~0.5%合成禽用多維素。飼料內要摻適量沙粒,以助鴨消化。 

  五、合理飼喂 

  飼料粉碎配制后加溫水拌勻,以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為度,拌成的料溫達38℃左右,拌好趁熱投喂。一般每天喂4次,早上5時,上午10時,下午3時和晚上7時各喂一次。夜間12時左右再加喂1次。盡量讓鴨吃飽,吃好。 

  六、供給溫水 

  氣溫低時,蛋鴨若飲用冰水或很冷的水,易引起應激而使產蛋量下降,因此要供給蛋鴨清潔的溫水。 

  七、補充光照 

  蛋鴨產蛋期每天需16小時的光照。冬季晝短夜長,自然光照不足,必須人工補充光照,可在鴨舍內每5~20平方米安裝一盞40~60瓦的燈泡,燈泡距鴨背2米高,并裝上燈罩,使光線集中照射在鴨體上,光照要均勻。每天早晚2次開燈,21時關燈。如遇大雪、濃霧等陰暗少光天氣,晚上要適當提前開燈,早上延長關燈時間,必要時可全天照明。 

  八、正確噪鴨 

  冬季噪鴨可增強蛋鴨的御寒能力和消化能力,使鴨多產蛋。做法是:每天蛋鴨下水前噪鴨10分鐘,先開窗,平衡舍內外溫度,然后輕輕地驅趕鴨群在舍內作慢慢轉圈運動,當80%左右的鴨發出強烈的鳴叫聲時,再讓鴨出舍或下水。 

  九、合理放水 

  早上遲放鴨,晚上早關鴨,減少下水次數,縮短下水時間。每天一般下水2次,每次5~10分鐘。多云、無風天,上午下水1次,下午可不下水,下雪天雪停后再下水。 

  十、衛生防疫 

  每天要及時清除鴨糞,勤曬勤換墊草,保持舍內外清潔衛生。每周將圈舍,食槽、用具等消毒1次。做好防疫工作,適時注射鴨瘟、鴨霍亂疫苗。平時可用磺胺二甲嘧啶或磺胺噻唑拌料預防,以保證蛋鴨健康強壯,正常產蛋。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