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柞蠶膿病軟化病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日期:2016-06-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9    
柞蠶膿病、軟化病近年在遼寧發病呈上升趨勢,危害嚴重,在個別蠶場甚至絕收。經過深入走訪調查發現,許多蠶民對一些常規的養蠶防病技術沒掌握,或者在實施過程中不能嚴格按規程操作,造成一些不應有的損失。 

    一、發病原因 

    1.卵面消毒不徹底 所用消毒藥劑甲醛濃度不夠,不是正規廠家生產,或失效了還使用,達不到消毒效果;消毒藥液的溫度、消毒的時間未達到要求;秋柞蠶消毒很少使用鹽酸,卵面的軟化病病原不能完全失活,還能誘發軟化病。 

    2.卵面消毒后再感染 一些蠶農卵面消毒操作時仍穿著出蛾制種時穿過的衣物,或者制種出蛾與蠶卵消毒、晾曬、收蟻等在時間上存在交叉,人為造成蠶卵再感染;蠶卵消毒后存放的環境存有病原;用未消過毒的容器、紙、布等存放等。 

    3.收蟻方法不好 收蟻是柞蠶生產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特別是散卵收蟻,要把握好出蠶時間。許多蠶民采取自然溫暖卵出蠶,出蠶時間不好確定,有的天未亮蠶已孵化,尤其是春蠶期外溫偏低,不能及時收蟻,蟻蠶在一起相互抓傷,誘發蠶病。 

    4.卵期控溫時間太長 春蠶期由于出蛾制種太早,樹葉遲遲不發,不得不控制保卵的溫度來調整收蟻的日期,使得卵期控溫時間太長,降低了蟻蠶的生命力,誘發蠶病。 

    5.放懶蠶 有些蠶民放蠶太懶,樹上有葉就不移蠶,造成蠶竄枝跑坡,尤其是趕上干旱高溫,致使蠶兒體質下降,極易誘發蠶病。 

    6.病蠶處理不徹底發現病蠶未及時摘除,病蠶的蠶糞、尸體攜帶的病原污染健蠶取食的樹葉,造成病害的蔓延;及時摘除病蠶沒有作深埋處理的,會造成病菌在蠶場內擴散。 

    7.蠶場感染許多蠶民只看眼前利益,蠶場不能得到充分的休閑,有的甚至是春一茬秋一茬,年復一年的放蠶,不但造成蠶場內病原物積累越來越重,而且由于樹勢得不到恢復,葉質營養不良,增加了蠶病發生機會。 

    二、防治措施 

    1.搞好卵面消毒 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未失效的柞蠶卵面消毒劑,嚴格按照說明操作,做到藥液的濃度、溫度以及消毒的時間者口達到要求。 

    2.防止卵面消毒后再感染 凡接觸消過毒蛾卵的一切用具、物品都必須嚴格消毒;春蠶最好借用不放蠶居室或新蓋房屋溫籽;秋蠶卵應分批在出蠶前1天下午,選去蠶場方向、遠離制種場所的小河邊消毒,而后直接上山破卵,避免用堆過繭的席子、木料、塑料薄膜等搭的窩棚晾卵和出蠶;春蠶用無毒保卵盒暖卵和收蟻,或用消毒紙蓋無毒保卵盤,把混在空氣中的病毒隔離。 

    3.綜合防治 ①防止蠶場感染,上年秋蠶膿病重的蠶場尤其是窩繭場不能用做春蠶把場,實在調配不開時可用做窩繭場。春蠶不要摟把場,避免帶毒泥土細塵污染柞葉。不壓救命枝,落地劣蠶、弱蠶居多,且極易吃下帶毒土葉發病,繼而傳染好蠶。秋蠶最好不放二毛子,不得不用時可養大蠶或窩繭。②摘春繭搶晴天,避免捂大堆,注意防曬,及時清除劣繭,特別是油爛繭,立即穿掛。③采用少量、多點破卵,即每條產卵紙卵的數量要少,根據樹墩大小盡量多破幾個點;或于出蠶第2天勻蟻蠶。做到密中有稀,防止吃光枝曬眠子、灌蟻子,以期避免過密而感染發病。④防止病蠶擴大傳染,發現病蠶連同污染柞葉及時剪下深埋于土中。⑤春蠶收蟻前1天傍晚,將卵放到比暖卵室溫度偏低(最好在10℃左右)的地方,等到晚上10點左右再將卵拿回暖卵室,這樣第2天早晨蠶會延遲孵化,即可做到隨出隨收蟻上山,防止蠶因不能及時收蟻上山而相互抓傷,引起感染發病。⑥高山冷涼地區或易發生高溫干旱的地區,最好選用齡期經過較短或抗病、抗逆性強的柞蠶品種。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