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秀珍菇栽培主要問題與原因探討

   日期:2015-07-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0    
    目前,秀珍菇在我市栽培面積已超過5000萬包,是我市食用菌主栽品種之一,栽培前景與效益良好。秀珍菇栽培通過冷庫低溫處理,可進行周年栽培。但由于季節、品種、培養基、溫度處理和水分控制不當等原因,常造成不出菇或菇蕾死亡等現象,我們通過多年的栽培實踐,對以上問題進行了探究與總結,供同行參考。 

    1 品種選擇 目前我市主栽品種是羅源從臺灣引進的秀珍菇系列品種,如秀57、秀珍菇1、2、3號等。其栽培特性與產品品質均有一定的差異,栽培者應根據市場需要,引種適宜的品種。一般要選可適宜冷庫處理出菇、單生菇多、轉潮快及品質好的品種為佳。目前發現,有的品種在引進多年后出現退化,表現為出菇期推遲,低溫處理后出菇不齊,甚至不出菇。因此,引種后一定要進行小規模試種;否則,極易造成產品不適銷,甚至不出菇等問題。 

    2 栽培季節 一般利用自然氣候,秀珍菇制包可安排在2~3月或9~10月為佳,這兩個產季,溫度較易控制,濕度又不高,制包成功率較高,2~3月制包要注意保溫,9~10月制包要注意降溫;同時,這兩個產季制包,出菇期又可遇上秀珍菇栽培適宜的季節。由于秀珍菇是以采收小菇為主,因此,每潮菇子實體生長階段很短,營養消耗相對較少,而潮次數較多,整個栽培周期卻拉得較長,可達6~10個月。大面積栽培時,一年中制包有1~2個產季即可。但工廠化栽培時,有完善的設施條件,如菇房有溫控條件,栽培場所有冷庫等設施,則可周年生產。否則出菇期應避開夏季高溫。不然持續高溫,氣溫高于28℃,極易造成不出菇。 

    3 培養料配方 培養基一般保持一定的碳氮比(20∶1~30∶1),可以防菌絲徒長,提早出菇期,且適宜的培養基后期菌包不易萎縮,也不易形成側生菇。培養基中加入適當的棉子殼為佳。以下配方供參考:①雜木屑77%,麩皮20%,石膏1%,碳酸鈣1%,糖1%;②棉子殼78%,麩皮20%,石灰粉1%,糖1%;③棉子殼39%,木屑39%,麩皮20%,糖1%,石灰1%。 

    4 栽培中出現主要問題 

    4.1 死菇 

    4.1.1 癥狀 初期子實體多、密,后枯黃至死,或余幾朵或全部死亡。 

    4.1.2 原因與預防 ①水分:a.培養基缺水,水分供應不上。b.空氣相對濕度不足,菇體失水。c.菌絲或菇表面積水。d.通風失水過速。e.噴水過猛,原基松動。預防措施:制包前,培養基含水量應調到60%~65%;出菇期間,空氣相對濕度應調到90%~95%;噴水要輕,細霧多次,防止菌包表面積水與原基松動;出菇期通風時,要注意防止熱風或冷風長時間直吹菇蕾;原基剛形成時,盡量不要噴水。②溫度:a.溫度變化太大,造成營養回流,引起死菇。預防措施:小菇形成后,不宜有過大的溫差變化。要注意由于通風過度引起溫度變化過大。b.持續高溫、悶熱。無一定溫差,造成死菇或不出菇。正常情況持續28℃以上高溫,不經低溫處理,很難出菇。預防措施:菌包一定要進行低溫處理,同時要拉大溫差,一般在10~15℃;還要注意菇房的通風與降溫,一般不要持續超過28℃。③缺氧:通風不足缺氧;菇房大小不一易造成通風不一,形成局部缺氧;種植密度太高也會造成通風不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易形成長柄菇或死菇等;通氣不良也易造成死菇霉變,從而影響正常菇生長,甚至死菇。預防措施:單間菇房以100平方米為宜;墻式栽培疊墻不宜過高,一般不超過2m;每層菌包用兩條竹片墊隔,每層包口錯開擺放。④營養:后期菌包營養不足。易早開傘,形成薄菇,甚至死菇。預防措施:培養基適當多加一些棉子殼和麩皮,增強后勁。⑤污染:菌包表層污染雜菌,主要原因是死菇未處理或積水造成。造成不長菇或死菇。預防措施:要即時處理死菇、即時搔菌;菌包浸水處理后,水分要倒干凈。 

    4.2 出菇不齊 

    4.2.1 癥狀 同一批菌包有的長菇有的不長菇,或同批浸水與溫差刺激后,表現長勢不一。 

    4.2.2 原因與預防措施 ①菌皮過厚,影響原基形成:可能是采后養菌期間濕度過大,通氣又良好,造成菌絲猛長,形成菌皮。或栽培基營養C∶N失調。預防措施:可去皮或搔皮(可能使出菇期延長近1個潮次);或后面挖洞或割袋出菇。養菌期間盡量不要噴水。但也不能使菌包表層過干,否則,會降低菌絲活力,影響原基發生量。培養基中麩皮含量一般不要超過30%。②水分分布不均勻:浸水過程中吸水不均勻,造成出菇不一。預防措施:制包時,中間要盡量打洞,這樣吸水才能更快更均勻。③營養分布不均:拌料時間不夠長,造成營養分布不均,引起出菇不均。預防措施:培養基各成分要新鮮,拌料要充分。④溫差刺激不均勻:菌包在冷庫中疊放過緊,造成中間與邊緣處理不均勻;或低溫處理時間不夠長,造成出菇不齊。預防措施:低溫處理過程中,菌包不要堆積過緊;可適當延長低溫處理時間。 

    4.3 側生菇 栽培包周圍不定點出現“側生菇”。 

    原因:這是由于培養料沒有壓緊所至,壁料之間易出現間隙,軟質培養料更為明顯;待菌絲生理成熟,遇到降溫后,也會出現較大的間隙,這時供氧狀況也相對較好,在低溫及光照條件誘導下,易出現側生菇;或栽培后期菌包變軟出現側生菇。 

    預防措施:填料要緊,拌料要均;適當多加些棉子殼;選用不易變形的菌袋。 

    4.4 叢生菇與單生菇 割口出菇,叢生菇較多;開口出菇的單生菇較多;不同品種其單叢生菇的出菇性狀不一;出菇面平,一般單生菇也較多;培養基含N量高也易形成叢生菇。一般可根據需要來控制叢生菇或單生菇。 

    4.5 不出菇 秀珍菇利用冷庫低溫處理可進行周年栽培。但在自然季節下,夏季高溫一般不出菇,低溫處理時間過短或溫差不夠也不易出菇。品種退化也易造成不出菇。菌包被細菌污染,表現為菌絲生長初期正常,后期菌包呈松軟狀,出黃水,造成不出菇。 

    預防措施:控制菇房溫度不超過28℃;延長低溫處理時間;選擇適宜的品種;菌包滅菌要徹底;接種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 

    4.6 采 收 要即時采收,不留菇柄,即時搔清出菇面;出菇面不積水。否則易發生霉菌污染。 

    采后管理:風涼10~15d,讓菌絲營養再積累,活力恢復,同時,養菌期間還要適當噴水,以防表面菌絲過干,影響活力。而后再浸水―吸水―低溫處理(6~9℃、或溫差10~15℃以上,24h以上)―倒水―進菇房出菇管理―再采收。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