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莖葉柄、葉染病初呈水浸狀并迅速軟腐,后長出大量白色菌絲,菌絲密集形成黑色鼠糞狀菌核。一般長在腐敗了的莖基部,或爛葉、葉柄、瓜條等組織上,莖表皮縱裂,但木質部不腐敗,故植株不表現萎蔫,病部以上葉、莖凋萎枯死。
病原 稱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核初白色,后表面變黑色鼠糞狀,大小不等1.1-6.5×1.1-3.5毫米,由菌絲體扭集在一起形成。干燥條件下,存活4-11年,水田經1個月腐爛。5-20℃,菌核吸水萌發,產出1-20個子囊暖時,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放出子囊孢子,引起發病。 溫度在20℃以下適于發病,病害多發生在晚秋和早春季節。
防治方法
1、 徹底清除病殘體,深翻土地,交菌核埋入土中。
2、種子、土壤進行消毒 定植前用40%五氯硝基苯配成藥土耙入土內,每667米2用藥0.5-1公斤,加細土15公斤拌勻。
3、田間出現子囊盤時及時噴藥防止植株受子囊孢子侵染。可選用的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連續防治3-4次。
4、覆蓋地膜 可阻止子囊盤出土釋?拋幽益咦櫻?饗約跎俜⒉〉睦叢礎?
病原 稱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核初白色,后表面變黑色鼠糞狀,大小不等1.1-6.5×1.1-3.5毫米,由菌絲體扭集在一起形成。干燥條件下,存活4-11年,水田經1個月腐爛。5-20℃,菌核吸水萌發,產出1-20個子囊暖時,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放出子囊孢子,引起發病。 溫度在20℃以下適于發病,病害多發生在晚秋和早春季節。
防治方法
1、 徹底清除病殘體,深翻土地,交菌核埋入土中。
2、種子、土壤進行消毒 定植前用40%五氯硝基苯配成藥土耙入土內,每667米2用藥0.5-1公斤,加細土15公斤拌勻。
3、田間出現子囊盤時及時噴藥防止植株受子囊孢子侵染。可選用的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連續防治3-4次。
4、覆蓋地膜 可阻止子囊盤出土釋?拋幽益咦櫻?饗約跎俜⒉〉睦叢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