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的疥癬病俗稱“癩”,是由螨蟲引起的一種體外寄生蟲病。以脫毛和搔癢為主要特征,各年齡的犬均可發生。由于患部瘙癢,犬經??幸?、抓撓、在物體上摩擦,使皮膚出現創傷。此時,如不加強護理,常繼發細菌感染。筆者在臨床上曾多次發現犬的疥癬繼發葡萄球菌的感染。現將筆者最近一次的診治情況介紹如下:
1 發病情況
2000年2月末,我地區某養殖戶,從安徽某地買進1條1月齡小狗。由于當時天氣十分寒冷,犬舍的防寒措施簡陋,又比較潮濕,舍內衛生條件也很差,犬出現大面積脫毛,四肢處有結痂,腹部有膿皰。用紅霉素軟膏涂擦患部,不見效,于2000年4月8日來就診。
2 臨床癥狀
病初犬采食、飲水、精神均正常,頭部、四肢、腹部出現脫毛,皮膚增厚,有皮屑,患部瘙癢。隨病情發展出現不食,少飲,精神沉郁,日漸消瘦,不愿走動,全身性脫毛。由于犬對患處不斷啃咬、抓撓、摩擦,使皮膚出血,并出現黃色結痂,腹部可見廣泛分布的粟粒大到黃豆大的乳白色膿皰。
3 實驗室檢查
3.1 在病健交界處刮取病料,置于載玻片上,滴加50%的甘油水溶液,加蓋玻片,放于顯微鏡下檢查,可觀察到疥螨。
3.2 取膿皰液,放于載玻片上,用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單個或成對存在的球菌。
3.3 無菌操作,取膿皰液,接種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在37℃的條件下經過24小時后,可見圓形隆起、表面光滑濕潤不透明的黃色或白色的菌落。涂片,經革蘭氏染色后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單個、成對或呈葡萄串狀的球菌。
4 診斷
綜合發病特點、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最后診斷為疥癬繼發葡萄球菌感染。
5 治療方法
5.1 用1%的敵百蟲溶液刷拭病變部位。
5.2 皮下注射青霉素,每kg體重2―4萬單位,同時內服紅霉素,按3.5mg/kg體重,每天兩次。經過以上方法,兩天后有明顯好轉,1周后基本痊愈。
6 體會
6.1 疥癬病的發生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低溫、潮濕、生活環境臟亂是其發生的最大誘因,所以在養犬時要加強飼養管理,經常給犬洗澡,勤打掃犬舍,注意環境衛生,防止犬舍潮濕。
6.2 葡萄球菌病多由外傷感染所致,所以生疥癬病時,要及時治療,防止其進一步發展皮膚破損,誘發葡萄球菌病。
6.3 犬生活環境的定期消毒,也是有效控制犬皮膚病發生的有力手段。
1 發病情況
2000年2月末,我地區某養殖戶,從安徽某地買進1條1月齡小狗。由于當時天氣十分寒冷,犬舍的防寒措施簡陋,又比較潮濕,舍內衛生條件也很差,犬出現大面積脫毛,四肢處有結痂,腹部有膿皰。用紅霉素軟膏涂擦患部,不見效,于2000年4月8日來就診。
2 臨床癥狀
病初犬采食、飲水、精神均正常,頭部、四肢、腹部出現脫毛,皮膚增厚,有皮屑,患部瘙癢。隨病情發展出現不食,少飲,精神沉郁,日漸消瘦,不愿走動,全身性脫毛。由于犬對患處不斷啃咬、抓撓、摩擦,使皮膚出血,并出現黃色結痂,腹部可見廣泛分布的粟粒大到黃豆大的乳白色膿皰。
3 實驗室檢查
3.1 在病健交界處刮取病料,置于載玻片上,滴加50%的甘油水溶液,加蓋玻片,放于顯微鏡下檢查,可觀察到疥螨。
3.2 取膿皰液,放于載玻片上,用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單個或成對存在的球菌。
3.3 無菌操作,取膿皰液,接種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在37℃的條件下經過24小時后,可見圓形隆起、表面光滑濕潤不透明的黃色或白色的菌落。涂片,經革蘭氏染色后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單個、成對或呈葡萄串狀的球菌。
4 診斷
綜合發病特點、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最后診斷為疥癬繼發葡萄球菌感染。
5 治療方法
5.1 用1%的敵百蟲溶液刷拭病變部位。
5.2 皮下注射青霉素,每kg體重2―4萬單位,同時內服紅霉素,按3.5mg/kg體重,每天兩次。經過以上方法,兩天后有明顯好轉,1周后基本痊愈。
6 體會
6.1 疥癬病的發生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低溫、潮濕、生活環境臟亂是其發生的最大誘因,所以在養犬時要加強飼養管理,經常給犬洗澡,勤打掃犬舍,注意環境衛生,防止犬舍潮濕。
6.2 葡萄球菌病多由外傷感染所致,所以生疥癬病時,要及時治療,防止其進一步發展皮膚破損,誘發葡萄球菌病。
6.3 犬生活環境的定期消毒,也是有效控制犬皮膚病發生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