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理性赤枯病常發生在山沖冷浸田和有機綠肥未腐熟的稻田。此病多發生在水稻分蘗期,表現為水稻很少分蘗,葉子變為黃褐色,基部一二片葉上生茶褐色不規則形斑點,有的誤認為是葉稻瘟。拔出禾蔸,根系為黃褐色,重者為黑色,禾苗不長,俗話叫“發秋”。
生理性赤枯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綠肥分解時產生硫化氫等有毒物質;二是有些冷浸田的鐵銹水含有毒物質;三是土壤酸性過重,土壤板結,灌水過深,通氣不良。
防治水稻生理性赤枯病,除了合理施肥和科學管水外,輕者每畝撒施火土灰75~100公斤,重者每畝撒施生石膏粉10公斤,8天后即可見效。因為生石膏粉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毒物質,中和土壤酸性,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改善土壤通氣條件,所以禾苗很快會長出新根,恢復正常生長。
生理性赤枯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綠肥分解時產生硫化氫等有毒物質;二是有些冷浸田的鐵銹水含有毒物質;三是土壤酸性過重,土壤板結,灌水過深,通氣不良。
防治水稻生理性赤枯病,除了合理施肥和科學管水外,輕者每畝撒施火土灰75~100公斤,重者每畝撒施生石膏粉10公斤,8天后即可見效。因為生石膏粉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毒物質,中和土壤酸性,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改善土壤通氣條件,所以禾苗很快會長出新根,恢復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