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重要果品資源,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鮮棗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口感甜脆,但鮮棗采后極易失水、腐爛、發酵、造成損失,影響鮮棗的貯藏保鮮和流通。恒溫冷藏是解決鮮棗長期保鮮延長供應期的有效方法。現將冷藏保鮮技術總結如下:
1、品種選擇:鮮棗品系多,成熟期和耐貯性差異較大,一般選擇晚熟、極晚熟的耐貯品系作貯藏品種,如茌博圓鈴大棗、九月青和冬棗等。
2、適時采收:棗成熟度是直接影響其果實貯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成熟度不同,果實在貯藏中好果率顯著不同。成熟度低(果皮色青轉白)的棗果好果率顯著高于成熟度中(果皮色一半轉紅)和成熟度高(果皮色全部轉紅)的果實。因而,作為貯藏品種應選擇成熟度較低時采收,注意用手采摘,要求無病、無蟲和大小基本一致。并將不同成熟度的果實分開存放。
3、包裝、運輸:用于貯藏的鮮棗要用塑料周轉箱或特制藥箱包裝。摘后12h內入箱,不宜在外長久存放。在運輸過程中要做到輕裝輕卸,防止擠壓、磕碰,造成果實損傷。
4、分級包裝、防腐處理:按果實大小及成熟度分級包裝,每箱最多10kg。箱內襯0.02mm厚的打孔聚乙烯(乙烯吸收劑為用蛭石或瓦片作載體的高錳酸鉀)。然后封箱碼垛,TBZ熏蒸(3-5g/平方米)。
5、入庫前的庫房管理:貯前庫房進行保溫試驗,以確保貯藏期間的溫度穩定。確認保溫無誤后進行庫房消毒,每平方米庫容用10-15g硫磺熏蒸24h,或用2%-3%的福爾馬林消毒24h。入貯存前庫房溫度降至-2℃,防止鮮棗入庫后回升過高。
6、貯藏條件:一般要求在采收后24-28h內入庫,1-2d內裝滿,庫內的適宜溫度為0℃―1℃,打孔塑料包裝內氣體的適宜比例氧氣3%-5%,二氧化碳 <2%。
7、注意事項
(1)鮮棗的整個貯藏操作過程,應盡量縮短操作時間,否則因自身產生呼吸熱,而使果實腐爛。
(2)鮮棗呼吸強度大,包裝用的塑料袋必需打孔,否則會造成無氧呼吸,加快褐變過程。
(3)貯藏溫度0℃―1℃是指棗果溫度,而不是指庫房溫度。
1、品種選擇:鮮棗品系多,成熟期和耐貯性差異較大,一般選擇晚熟、極晚熟的耐貯品系作貯藏品種,如茌博圓鈴大棗、九月青和冬棗等。
2、適時采收:棗成熟度是直接影響其果實貯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成熟度不同,果實在貯藏中好果率顯著不同。成熟度低(果皮色青轉白)的棗果好果率顯著高于成熟度中(果皮色一半轉紅)和成熟度高(果皮色全部轉紅)的果實。因而,作為貯藏品種應選擇成熟度較低時采收,注意用手采摘,要求無病、無蟲和大小基本一致。并將不同成熟度的果實分開存放。
3、包裝、運輸:用于貯藏的鮮棗要用塑料周轉箱或特制藥箱包裝。摘后12h內入箱,不宜在外長久存放。在運輸過程中要做到輕裝輕卸,防止擠壓、磕碰,造成果實損傷。
4、分級包裝、防腐處理:按果實大小及成熟度分級包裝,每箱最多10kg。箱內襯0.02mm厚的打孔聚乙烯(乙烯吸收劑為用蛭石或瓦片作載體的高錳酸鉀)。然后封箱碼垛,TBZ熏蒸(3-5g/平方米)。
5、入庫前的庫房管理:貯前庫房進行保溫試驗,以確保貯藏期間的溫度穩定。確認保溫無誤后進行庫房消毒,每平方米庫容用10-15g硫磺熏蒸24h,或用2%-3%的福爾馬林消毒24h。入貯存前庫房溫度降至-2℃,防止鮮棗入庫后回升過高。
6、貯藏條件:一般要求在采收后24-28h內入庫,1-2d內裝滿,庫內的適宜溫度為0℃―1℃,打孔塑料包裝內氣體的適宜比例氧氣3%-5%,二氧化碳 <2%。
7、注意事項
(1)鮮棗的整個貯藏操作過程,應盡量縮短操作時間,否則因自身產生呼吸熱,而使果實腐爛。
(2)鮮棗呼吸強度大,包裝用的塑料袋必需打孔,否則會造成無氧呼吸,加快褐變過程。
(3)貯藏溫度0℃―1℃是指棗果溫度,而不是指庫房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