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袋料地栽木耳高產管理技術

   日期:2016-05-2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83    
霉菌污染問題的存在,使黑木耳袋料栽培長期不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產量不穩定。必須選用適合袋料栽培、抗雜性強的品種,改進、提高制種和栽培工藝,實行以防霉為中心的綜合管理措施,以期達到抑制和減少雜菌污雜、實現優質高產的目的。結合近年生產實踐,介紹如下主要措施。

  1、優質良種的選備良種是獲得高產的首要條件,選用自分或外購全禾888(袋栽)、988、916、8803母種,其抗雜能力強,菌絲發育整齊、濃白、活力強,定植、封面快,培育條件適宜,以17×33×0.55cm菌袋所制栽培種30―45天長滿袋。地栽選用能適期滿袋、菌齡適宜、無雜菌浸染、無積黃水、菌絲體柱豐滿、貼壁的菌種。

  2、出耳場所及栽培方式的選擇出耳場地宜選近水源、便于管理、遠離污染源、背風、向陽的平緩地域(摞荒地、毛草坪較好)。

  選擇床式地栽。一般南、北向做臺式床,寬1.2m,臺高10―15cm,床面龜背形,上鋪一層3―5cm厚的細沙或碎爐渣,床間作業道寬0.6m。于床上架距床面高45―50cm的棚架、擺放枝條、雜草類遮陽物,最好用遮光率80%―85%的遮陽網。棚下以架條拱起寬2m的薄膜,留少量膜邊透氣,不壓實。順床面布設1―2條幅寬5cm軟質自動噴霧管,催芽期微孔口面朝下,潤濕床面,待耳芽出齊、封住割口后,返微孔口面向上,霧化噴水管理。沒自動噴水管,催芽期可側溝內鋪膜灌水,以寬膜罩溝保濕;出芽后側向噴水。

  3、擺袋出耳時間的選擇依據黑木耳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及本地氣候變化規律,經反復栽培實踐證實:為適季完成袋料營養生物轉化周期,實現豐產,大興安嶺只適于反季節一茬栽培;南部地區適宜5月中、下旬進行畦床擺袋。劃口擺袋應避開雨天、大風天,宜選雨后或早、晚清涼時作業。

  4、堅持對病蟲害以預防為主的管理擺袋前,對出耳場床面作殺蟲、滅菌處理,噴施0.2%多菌靈或1%石灰液;菌筒劃口前于0.3%高錳酸鉀液或1%石灰液中整體浸蘸3―5分鐘,進行袋膜外表及扎口處滅菌,去扎口繩(或去封口無棉蓋體),將多余袋口膜塞入接種孔,塞緊,使膜體附實。倒置菌筒,使口端向下,以消毒刀片。在筒側以“品”字形排列,按邊長1.5―2.0cm、深入菌膜2―3mm,劃“V”形口9―12個。將劃口菌茼以10×10cm間距,淺穴倒置于床面,并及時將經過消毒的塑料膜,覆蓋于拱架上。對遮陽物及床周圍清潔管理,清除污染源。栽培過程中若菌絲體少部分污染,可剔除污染菌體,并涂2%石灰水處理;嚴重污染者及早清除。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