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插水稻的施肥總量與人工手栽稻大致相當。但是各個時期如何施用,機插水稻和一般手插稻是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機插稻的分蘗發生節位低,分蘗期長,為將群體穗數控制在適宜范圍內,肥料運籌重點應是改進分蘗肥的施用時期,以調節利用最適分蘗節位和控制中期群體,并增加穗肥的施用,促穎花分化,爭取大穗。
機插水稻和手插水稻的特點決定了機插水稻基蘗肥中,基肥和分蘗肥的比例要有顯著區別。一般手插水稻基肥在基蘗肥中的比例為70%左右,分蘗肥占30%;而機插水稻基肥在基蘗肥中的比例應為30%~40%,分蘗肥占60%~70%。因為機插水稻緩苗期長,機械移栽傷根重,新根發生緩慢,基肥過多秧苗無法利用,會導致肥害僵苗,也會由于移栽后灌排頻繁,導致肥料流失嚴重,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從試驗結果來看,一般在栽插后7天長第二心葉時施第一次返青分蘗肥,并結合使用小苗除草劑進行化除,方法是尿素與稻田小苗除草劑一起拌濕潤細土,堆燜3~5小時后在傍晚田內上水5~7厘米后撒施。施好后田間水層保持5~7天,同時開好平水缺,以防雨水淹沒秧心,造成藥僵甚至藥害,以提高化除效果。對栽前已進行藥劑封殺滅草處理的田塊,不可再用除草劑,以防連續使用而產生藥害。在栽后12~14天再施一次分蘗肥;栽后18天左右視苗情可再施一次肥,一般掌握在有效分蘗葉齡期以后能及時退勁為宜。切忌過多、過遲施用分蘗肥,造成群體過大,影響成穗率和大穗的形成。
穗肥既有利于鞏固穗數,又有利于攻取大穗,但要防止葉面積過度增長,以形成配置良好的冠層結構;既可擴庫,形成較多的總穎花數,又能強“源”暢“流”,形成較高的粒葉比,利于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兩次施用。
促花肥主要是促進稻穗枝梗和穎花的分化,增加每穗穎花數。一般在穗分化始期,即葉齡余數13.5葉左右施肥,具體施用時間和用量要因苗情而定;若葉色正常褪淡,可畝施尿素8~12公斤,若葉色較深不褪淡,可推遲并減少施肥量;若葉色較淡的,可提前3~5天施用促花肥,并適當增加用量;如葉色較深也可不施。
保花肥一般在出穗前18~20天,即葉齡余數1.5~1.2時施用,具體施用期應通過剝查10個以上單莖的葉齡余數確定,當50%的有效莖蘗葉齡余數不超過1.2時為追施保花肥的適期。用量一般為每畝施用7.5公斤尿素,對葉色淺、群體生長量小的可多施,但不宜超過10公斤/畝;相反,則少施或不施。
機插水稻和手插水稻的特點決定了機插水稻基蘗肥中,基肥和分蘗肥的比例要有顯著區別。一般手插水稻基肥在基蘗肥中的比例為70%左右,分蘗肥占30%;而機插水稻基肥在基蘗肥中的比例應為30%~40%,分蘗肥占60%~70%。因為機插水稻緩苗期長,機械移栽傷根重,新根發生緩慢,基肥過多秧苗無法利用,會導致肥害僵苗,也會由于移栽后灌排頻繁,導致肥料流失嚴重,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從試驗結果來看,一般在栽插后7天長第二心葉時施第一次返青分蘗肥,并結合使用小苗除草劑進行化除,方法是尿素與稻田小苗除草劑一起拌濕潤細土,堆燜3~5小時后在傍晚田內上水5~7厘米后撒施。施好后田間水層保持5~7天,同時開好平水缺,以防雨水淹沒秧心,造成藥僵甚至藥害,以提高化除效果。對栽前已進行藥劑封殺滅草處理的田塊,不可再用除草劑,以防連續使用而產生藥害。在栽后12~14天再施一次分蘗肥;栽后18天左右視苗情可再施一次肥,一般掌握在有效分蘗葉齡期以后能及時退勁為宜。切忌過多、過遲施用分蘗肥,造成群體過大,影響成穗率和大穗的形成。
穗肥既有利于鞏固穗數,又有利于攻取大穗,但要防止葉面積過度增長,以形成配置良好的冠層結構;既可擴庫,形成較多的總穎花數,又能強“源”暢“流”,形成較高的粒葉比,利于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兩次施用。
促花肥主要是促進稻穗枝梗和穎花的分化,增加每穗穎花數。一般在穗分化始期,即葉齡余數13.5葉左右施肥,具體施用時間和用量要因苗情而定;若葉色正常褪淡,可畝施尿素8~12公斤,若葉色較深不褪淡,可推遲并減少施肥量;若葉色較淡的,可提前3~5天施用促花肥,并適當增加用量;如葉色較深也可不施。
保花肥一般在出穗前18~20天,即葉齡余數1.5~1.2時施用,具體施用期應通過剝查10個以上單莖的葉齡余數確定,當50%的有效莖蘗葉齡余數不超過1.2時為追施保花肥的適期。用量一般為每畝施用7.5公斤尿素,對葉色淺、群體生長量小的可多施,但不宜超過10公斤/畝;相反,則少施或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