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北疆地區白翅葉蟬在玉米田

   日期:2016-05-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9    
暴發成因及綜防措施 

    白翅葉蟬屬固翅目葉蟬科。2005-2006年在北疆玉米田大暴發,據調查,在玉米灌漿期三葉有蟲21頭,玉米產量損失33%,最嚴重的地塊單葉有蟲百頭以上,產量損失在50%左右,因此白翅葉蟬在本地已成為危害玉米生產的重要害蟲之一。

    一、危害特點 

    白翅葉蟬以成蟲、若蟲刺吸玉米葉片汁液,使葉片首先形成零星小白點,后連成點狀條斑或白色條斑,然后逐漸變成褐色,阻礙葉片光合作用,影響正常生長發育,導致千粒重降低,產量和品質下降。 
    二、形態特征 

    白翅葉蟬雌蟲長3-4厘米,雄蟲稍小,頭、胸腹部橙黃色,頭部前緣兩側各具一半月形白斑,前翅灰白色、半透明,后翅淺橙色,透明度較前翅高,卵長0.5-0.6毫米,近瓶形,略彎曲,一端尖,另一端鈍圓,乳白色。若蟲有5齡,末齡若蟲長2-3毫米,淺黃綠色,體上鋼毛明顯。 
    三、生活習性 

    北疆一年發生2-3代,以成蟲在土縫、植物根部或保護地栽培作物上越冬,翌年春季,越冬成蟲首先在冬麥田、苜蓿田和部分雜草上活動,當玉米出苗后,即陸續遷入危害繁殖,并于5月下旬產卵,7月上旬一代成蟲達到危害高峰。在平均溫度20℃左右時,卵歷期15-20天,若蟲歷期20-25天。8月中旬第2代成蟲形成第2次危害高峰。白翅葉蟬成蟲活潑善飛,傳播能力極強,有極強的趨光性和趨綠性,一般首先從植株下部葉片逐漸向上侵害,白翅葉蟬主要天敵有蜂類、異色瓢蟲、各種’蜘蛛等。 

    四、暴發原因 

    1.蟲口基數 

    白翅葉蟬過去在各類作物上危害較輕,防治上不被人們所重視,近年本地種植的適宜寄生作物多,如小麥、玉米、色素菊花、苜蓿、谷子等,增加了白翅葉蟬的蟲源田,優化了其生存環境,有利于白翅葉蟬生長、繁殖和越冬,而且越冬存活率高,蟲口基數大,危害逐年加重。 

    2.氣候條件 

    白翅葉蟬喜干熱,耐多雨高濕,群集性強。近年來,北疆地區冬季氣溫變暖;害蟲暖冬存活率較高;6-8月降雨偏多,氣溫高,適宜繁殖危害。據調查,適宜暴發危害的溫度為25-30~C,濕度20%~80%,因此,本地近年的氣候為白翅葉蟬暴發創造了條件。 

    3.防治時期 

    在玉米生長前期,由于發生數量少,危害癥狀不明顯,人們往往忽略了前期的調查防治,致使白翅葉蟬在田內大量產卵繁殖,7-8月達到危害高峰,但此時玉米已進入抽雄、灌漿期,植株高大,給防治工作造成困難或防治效果差,最終導致暴發危害。 

    4.種植密度 

    在玉米的種植上,近年大多采用增加密度,提高產量的栽培方法,導致田間通風透光性差,植株葉片嫩綠,有利于危害發生。據調查,玉米密度每667平方米增加1000株,危害程度提高11.3%,生育期延長,增加了白翅葉蟬在田內的滯留時間。 

    5.栽培制度 

    近年來,我團每年玉米種植面積都在萬畝以上而且品種多,生育期長短不一,再加上過渡作物小麥、苜蓿面積大,這都成為白翅葉蟬危害的橋梁田和蟲源基地,加上本地各類作物輪作系數低,連作年限長,加速了白翅葉蟬的危害進度。 

    五、綜防措施 

    1.消滅蟲源 

    為減輕白翅葉蟬翌年危害程度,應做到犁地前清潔田園;拾凈條田四周殘稈,鏟除農田渠上的寄主雜草,并集中燒毀,減少越冬蟲源的棲息場地,大力推廣秋耕冬灌,減少田內害蟲的存活量。 

    2.強預測 

    準確預報白翅葉蟬的越冬基數、遷飛時間和規律、主要寄主滯留時期、氣候狀況等,預報要從蟲源開始跟蹤整個發生動態,確定防治時期和方法。 

    3.利用天敵 

    白翅葉蟬的主要天敵有:蜂類、異色瓢蟲、各類蜘蛛等,在防治工作中,應保護和利用天敵,采用農業、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杜絕亂打藥,殺傷天敵,破壞生態平衡。 

    4.合理密植 

    玉米種植應根據品種特征特性,確定保苗密度,杜絕盲目加大密度,造成植株細弱,生育期延長。一般保苗株數控制在5000-7000株/667平方米,促使玉米生長健壯。提高抗害能力,對危害較重的地塊及時輪作倒茬,種植對白翅葉蟬不敏感的作物。 

    5.化學防治 

    當玉米田害蟲基數達到防治指標后,應采取化學防治,可采用2%葉蟬散粉劑,每667平方米2千克噴粉或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噴霧,還可用20%葉蟬散乳油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