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田選擇及準備 養殖泥鰍的稻田,以弱堿性、少泥沙、雨天不溢水、保水力強者為好。面積1-5畝,筑高田埂,并在四周插上木板、石板或鈣塑片(泥上70厘米、泥下30厘米),進排水口設置金屬網防逃,同時,稻田內挖魚溝及魚溜。魚溝有“田”、“井”等形狀,寬30-40厘米,深50厘米,魚溜設在排水口附近,也可放在稻田中央,深60厘米,面積4-6平方米,面積較大的稻田,魚溜數量可以增加到2-5個。2、施肥與放鰍種 養泥鰍的稻田必須施足基肥,每畝用畜肥300公斤,先在日光下曬4-5天,然后蓄水。單季稻田在每一次除草后放養;雙季稻田在種好二季稻后放養,一般畝放養量為2萬-3萬尾,苗種可選擇在池壤中培育了1年的,或從河溝中捕撈的天然苗種,規格3厘米左右,放養鰍種時要用3%的食鹽水浸泡消毒10分鐘,然后多分點投放到稻田中。3、日常管理 泥鰍主要餌料有蠶蛹、蚯蚓、螺類、米糠、麥麩、豆餅等,另外稻田中的雜草、水蚤、水蚯蚓等也是泥鰍的天然餌料,鰍種放養后就開始投喂,泥鰍的食欲與水溫有關,水溫20℃以下,植物性餌料占70%,日投喂量為泥鰍總體重的3%,20-25℃,植物性餌料、動物性餌料各占一半,日投喂量為泥鰍總體重的10%,水溫30℃以上要減少投喂或不投喂。4、施用化肥、農藥 投放泥鰍的稻田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除插秧前施足基肥外,在水稻生長季節可每隔半個月追肥一次,每次每畝50公斤有機肥或5公斤尿素,尿素應與土混合后投放水稻根部,以提高肥效。稻田施藥應選用高效低毒農藥,水劑葉面噴灑,粉劑露水末干時噴灑。改善水質,可在魚溝中潑灑生石灰水、濃度為20×10-6。5、捕撈 捕魚前,可先在魚溜中投餌誘食,然后緩緩排水,待水排盡后用手抄網在魚溜中捕撈,然后再注水,再排水捕撈。如此反復3次左右可以捕到95%以上的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