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土種肉雞壞死性腸炎的診治

   日期:2016-05-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8    
壞死性腸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以1~4月齡雞感染多見,對育成雞、產蛋雞均能構成一定的危害。筆者遇到一起土種肉雞病例,經確診為壞死性腸炎,使用藥物治療,病情迅速得以控制,現將該病的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1 發病情況及臨床表現    
                  
    9月初,我市郊區一養殖戶在其山地蘋果園里放養300多只6月齡土種肉雞中,部分雞先后出現精神沉郁,羽毛松亂,不吃,兩腿無力,趴臥不起,冠不能直立,排黃、綠色稀糞。呈零星發病和死亡,每日死亡3~5只,最高一天死亡12只。就診時,發病率達24%,病死率16%。    
                  
    2 剖檢變化    
                  
    剖檢瀕死雞和死亡雞,見腹脂上有散在小點出血,肝脾稍腫、質脆、瘀血,呈深紅色,可見散在出血斑點。腸道變化明顯,位于小腸中、下段的腸管增粗,腸壁增厚,病程稍長者則腸壁變薄、膨脹、易破裂;腸管擴張充氣,腸漿膜呈污灰綠色,內容物稀薄,污黃灰紅,有泡沫,也有呈豆腐渣狀,腸黏膜呈彌漫性充血、出血壞死脫落,表現為深層壞死炎癥變化,小腸其他部位變化不明顯;盲腸扁桃體腫大,有出血點。    
                 
    3 實驗室診斷    
                 
    3.1 鏡檢: 無菌操作采取瀕死雞肝、脾觸片,革蘭氏染色,可見大量兩端圓鈍的粗大桿菌,單個、成雙或長鏈排列;瑞氏染色見藍色粗大桿菌,菌體中央有芽孢。采取盲腸黏膜,涂片鏡檢,未見球蟲卵囊。    
                 
    3.2 細菌分離培養: 取病料接種于血液瓊脂培養基中,經37℃厭氧培養24h,出現隆起的圓形光滑菌落,直徑2~4mm,中間有黑點,周圍有明顯的溶血環。取菌落鏡檢,證實其為革蘭氏陽性芽孢桿菌。    
                 
    3.3 生化實驗: 分離菌能發酵葡萄糖、麥芽糖、乳糖、蔗糖,不發酵甘露醇;能分解半乳糖,不產生吲哚;在卵黃瓊脂培養基生長產生卵磷脂酶,不產生脂酶;靛基質、硫化氫實驗呈陽性。    
                 
    4 診斷    
                 
    根據發病特點、臨診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室檢查結果,診斷為雞壞死性腸炎。    
                 
    5 治療    
                 
    用SMD與TMP按4∶1配伍,以0.05%的濃度拌料投喂雞群5天,病情較重的配合慶大霉素飲水。投藥后,雞群未有新病例出現,5日后,雞群恢復正常。    
                 
    6 討論    
                 
    6.1 本地土種雞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采取散養方式既減少飼料投入,又能增強雞群的疾病抵抗力。此次發病多與本市8月下旬至9月上旬陰雨連綿,空氣潮濕悶熱,雞群無法外出覓食,多集中在簡陋的雞舍中,導致抵抗力下降有關。    
                 
    6.2 該病多散發,無較大的流行性。此例雞群飼養于蘋果園中,養殖戶易誤認為雞吃了噴灑農藥蘋果樹上掉下的害蟲而中毒,未進行及時的救治,造成病情發展。    
         
    6.3 對散養的雞群來說,當遇到惡劣天氣不能外出覓食時,應及時提供充足的飼料和清潔的飲水,補充微量元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雞舍條件,定期消毒,降低雞群密度,減少各種應激因素,防止雞群因抵抗力下降而生病。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