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科學使用農藥提高防治效果

   日期:2016-05-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1    
在農藥使用過程中,有的農民常常抱怨藥不好、防效差,甚至還產生藥害,這除了可能購買和使用了假冒偽劣產品外,很多時候是因為不懂科學使用農藥所造成的結果。很多大公司以優質高效作為打造產品的目標,高標準、零缺陷,視質量為生命,產品在出廠前都做了嚴格的質量檢驗,有些生產企業為了保證藥效和避免藥害,還設立專門的生測機構,只要科學使用正規產品,就一定能夠有好的防治效果。
  一、對癥選用農藥  一個農藥店都有數百上千種產品,涵蓋了殺蟲、殺螨、殺菌、除草、殺鼠、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應針對不同的防治對象,選擇合適的農藥,避免濫用藥、亂用藥,做到對癥下藥。在選用農藥時,對防治對象要有了解,若不清楚要請教植保技術人員。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環保型農藥。在選中農藥后,必須了解清楚該藥的主要性能特點及防治對象。同一種藥劑,可能出現商品名不同,應用時必須有所了解。
  二、適時施用農藥  各種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到暴發都有其固有的規律,都需要適合的寄主(作物)和特殊的環境條件。只有選擇合理的施藥時間,針對病蟲的薄弱環節下藥,才能收到預期效果,并節省用藥。一般防治病害要掌握在發生初期,蟲害在低齡階段,這時就要結合田間實際調查,準時施藥。往往有一些病蟲在初發生時不易被人察覺,等到大發生了才去防治,為時已晚,事倍功半。如小菜蛾,卵孵化后先在葉肉內危害,繼而形成“小天窗”,這時就是防治最佳時期,而等到葉片被咬成大小孔洞時防治已經晚了,這時蟲齡都在3齡以上,再好的農藥也難以奏效,菜農說一壺水用四五種藥,花費十來元錢,還是打不死蟲,我了解了一下,藥基本上是選對了,關鍵是錯過了最佳施藥時期。還要結合氣象條件進行及時防治。比如,高溫天氣,晝夜溫差大,葉片上有水珠,易患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等;環境干旱,則易出現蚜蟲和白粉虱等。
  三、適量施用農藥  掌握適宜的施用量是防治病蟲雜草的重要環節。用藥量過高,不僅造成浪費,而且會增加環境污染,甚至會對作物產生藥害或造成人、畜中毒;用藥量太低又影響防治效果。應嚴格按照農藥標簽上的指定用量,不得隨意增減。為獲得準確用量,應將防治面積、用藥量和清水進行準確計算,不能草率估計。施藥量常用加水倍數表示,通俗地講,就是一桶水(15公斤)加多少毫升(克)藥,或1瓶(袋)藥可以對多少桶水。用藥液量要根據作物種類、生育期,植株大小靈活掌握,一般每畝用50~75公斤,以葉面、葉背都噴到,不往下滴為宜。
  四、選擇合適的施藥方法  由于防治對象不同,施藥方法也有不同,最常見的是噴霧法,防治病蟲和除草用的噴霧器一定要分開,否則易產生藥害。對土傳病害用灌根法,對地下害蟲必須撒施顆粒劑或淋施藥液,像跳甲成蟲危害葉片,幼蟲在地下危害根部,可采用噴霧澆灌結合的辦法才能收到明顯效果。
  五、合理混用農藥  若是混用合理,可以起到一定的增效作用,兼治多種病蟲,降低毒性,增強人畜安全性,延緩病蟲抗藥性,節省人力和用藥量,降低生產成本,擴大防治效果。必須注意混用藥劑各組分之間的作用機制應彼此不同,病蟲對混用農藥中的每一組分的抗性機制應該是不同的。現在市場上大部分農藥產品就是復配的,防治一種病蟲時沒必要再混配其它農藥,還應注意有很多商品名不同的農藥,其內含物是一樣的,也不可混用。
  六、輪換施用農藥  生產實踐早已證明,一個地區長期單一使用某種農藥,容易使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可延緩病蟲產生抗藥性,充分發揮農藥藥效。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