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黑木耳園田化高產栽培技術(下)

   日期:2016-05-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86    
六、接種

  接種室大小可根據接種量而走,一般每5-6平方米可接種1萬袋。有條件可設置一個冷卻間,滅菌后的料袋在冷卻間冷卻到30℃左右時即可接種。接種前1-2大要對接種室消毒,具體方法:

 ?、賹谆以诮臃N室內四處揚撒。

  ②放置5-6堆硫磺和鋸未混合物點燃熏24小時。

 ?、塾眉兹?-10毫升和5克高錳酸鉀混合熏24小時。

  接種前,對鑷子、接種鉗等接種工具應用75%酒精擦拭后點燃消毒,操作人員要用肥皂洗手,并用醫用酒精擦拭。接種時將菌種弄成玉米粒大小,用鑷了夾出,一手打開培養袋棉塞,一手將菌種放人袋內。一般在培養孔放4-5塊,在袋上部周圍放4-5塊,然后用手在外面按一按,使茵種和培養料充分接觸。便于萌發。最后塞上棉塞。

  七、茵絲體培養

  接種前10幾天,要把菌床準備好,選擇地勢高燥、通風、排水良好的地方做為栽培場所,床寬1.5米,長度下限,床面低于地面5厘米,床與床之間留有作業道。菌床準備好后曬幾天使之干燥,在床面上鋪河砂1-2厘米,砂子上面鋪上一層白灰,將培養袋一個挨一個排好,外面蓋上草簾子。在發菌的前20天主要是遮光、保濕,使之達20-25℃。20天以后菌絲能長至菌袋的1/3左右,此時注意通風,檢查是否感染雜菌。若發現袋內有黃、紅、綠、青等顏色的斑塊即為雜菌、較輕的可用福爾馬林液注射患處,移到另室單獨培養,仍有一定產量。對污染嚴重,特別是有桔紅色抱霉時,要立即隔離、在遠處深埋或燒毀,以免蔓延和污染環境。無雜菌的集中管理。大約50天以后能發好菌,其特點是潔白的菌絲長滿了菌袋,菌料表面出現黃色水珠或黑色水珠。

  八、出耳期管理

  重新調整床面,將菌袋取走,把床面灌一次大水,發現有蟲時,可噴一次藥。待水滲入后,將菌袋口沿頸圈下部剪掉,然后倒置于床面上,袋與袋之間應留有空隙。間隔5-6厘米割口引耳(用鋒利的刮臉刀片在袋中部周圍將耳料割一下)。一般一袋從上到下可割3行,每行10-12個,口呈“V”字型,3行的剖口應成“品”字型。
“V”型口規格大約1.5厘米見方。結合開口增加光照.刺激出耳。

  管理上濕度應達到80%以上、在外面蓋上草簾子,當濕度不夠時而用噴霧器往草簾于上噴水保濕,必要時外面再覆上一層塑料薄膜。大約10余天左右,木耳即可長出來。

  九、采收

  當木耳長至8分熟時(耳片沒有完全展開時)采收,采收前兩三天停止噴水。采收時一次摘凈。采完后停澆水7天,可以暗光培養,促使繼續出耳。一般可收獲3茬,茬與茬間隔20余天,頭茬產量占50%。

  采收后的木耳晾于,最好是陰干,不可在陽光下暴曬,晾干后產品即可上市。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