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機灌袋栽平菇新技術

   日期:2016-05-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4    
借鑒香菇生產技術生產平菇,總結出機灌袋栽平菇新技術,現介紹如下:

  一、菌袋制備

  按配方棉籽殼88%、麥麩10%、石膏2%,每公斤干料加水1.1~1.2kg。用香菇生產的專用灌袋機把料灌進55×15×0.004cm的低壓聚乙烯塑料袋里,每袋裝料濕重2.1~2.3kg。然后,把料袋裝進滅菌灶滅菌,溫度上升到100℃后,保持10~12小時,趁熱運至遮蔭大棚內;待料溫降到30℃以下時,放到接種箱內接種,袋面打孔接種4穴。

  二、發菌階段管理

  在棚內地面撒一薄層生石灰,將接好種的料袋按堆柴式排放,堆高6層。接種后7天左右,接種穴內菌絲呈放射狀蔓延,直徑達3~4cm時,撕掉封口地膜,將菌袋“井”字型碼堆,每層兩筒,以6層為宜,注意接種口朝外(以便出菇)。15~20℃氣候條件下,20天左右菌絲長滿料袋。

  三、出菇階段管理

  1.“井”字型接種口出菇:菌絲滿袋后,人為增加晝夜溫差來催菇現蕾,白天關閉棚膜增溫,夜里打開大棚兩頭通風降溫。接種口出現桑椹狀的小菇蕾時,向空中噴霧狀水,提高空氣濕度。幼菇生長7天左右,以傘蓋充分展開菌蓋不卷邊時為采收適期。

  第1批平菇采收后,停止噴水3~4天,使菌絲恢復生長,積累營養物質。然后再每天噴水保濕,約經10天左右,發生第2批菇蕾。

  2.改“井”字型接種口出菇為墻式菌袋兩頭出菇:采完2批菇后,培養料中水分已大量消耗,難以出菇。此時,把菌棒重新擺放補水,改“井”字型接種口出菇為墻式菌袋兩頭出菇。具體方法:用刀片劃去菌袋中間部分的塑料薄膜,兩頭各留8cm長的“帽”;將地面鏟平,把兩頭帶帽的菌棒并排緊密排列;把泥土加水調成糊狀,涂到菌棒上并涂平,泥層2cm左右;一層菌棒一層爛泥,堆層以5層為宜,注意各堆之間留足操作摘菇的走道;用刀片將菌棒兩端薄膜割破,便于出菇。

  此后,菌棒將從爛泥中得到水分補充,盡量造成溫差刺激,促使現蕾,常規保濕出菇。

  3.補水方法:當采完第3、4批菇后,菌棒失水嚴重,補水方法是:用香菇栽培專用注水針直接插入堆中,借助潛水泵或自來水的壓力進行補水,再溫差刺激來保濕出菇。

  用香菇栽培袋機灌栽培平菇,一般袋裝干料1.1kg,出菇7~8潮,收鮮菇2.5kg以上,生物轉化率200%~300%。此法具有省工(1t投料機灌,4人2.5小時即可完成灌袋過程)、出菇快(20天左右,便于靈活掌握生產季節)、品質好(熟料栽培配方中不含殺菌殺蟲劑、補水也是一遍遍的清水)等優點。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