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高產栽培關鍵技術措施

   日期:2016-05-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1    
水稻主要經濟產量構成因素是有效穗、穗實粒數和千粒重,在栽培過程中要使三因素達到協調發展才能獲得高產。早稻的生產過程中,應掌握好選用良種、播期安排、合理密植、科學排灌、合理施肥、科學調控有效分蘗以及防治病蟲害等生產技術環節。結合筆者多年生產實踐經驗,總結了早稻高產栽培技術環節,以供參考。  
    
  1 培育壯秧  
    
  1.1 選好秧田 昌江縣早稻播種時間較早,一般于2月初進行。2月初氣溫比較低,為減少低溫對秧苗的影響,秧田宜選擇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犁冬曬白的沙壤土田塊。在播種前10d灌水漚田,除凈雜草,實行三犁三耙,做到秧地平整。  

  1.2 施足基肥 施足基肥是培育壯秧的基礎。在播種前秧田施腐熟的農家肥15 000~22 500 kg/hm2。  

  1.3 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主要抓曬種、選種、消毒、浸種、催芽等技術環節。  

  1.3.1 曬種。浸種前選擇晴天曬種1~2 d,以提高種子的生活力和發芽勢。  

  1.3.2 選種。浸種前將曬過的種子進行清水清選,選除空秕粒和雜物,提高種子凈度。  

  1.3.3 消毒。用1%的福爾馬林液進行消毒,或采用強氯精等消毒藥劑對種子進行浸種消毒,以殺滅種子表面病菌和蟲卵,然后用清水洗凈。  

  1.3.4 浸種。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4 h左右,讓種子充分吸漲水分。  

  1.3.5 催芽。將充分吸漲水分的種子進行催芽,遵循高溫破胸(38~39℃)、適溫長芽、降溫煉芽的原則,當芽長到達粒谷長時即可進行播種。  

  1.4 適時播種 適時播種是培育壯秧的關鍵,一般宜選擇在立春后,雨水前播種。但具體時間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天氣變化情況以及不同品種生育期長短來確定。此外,在播種時應做到稀播、勻播,過稀則浪費秧地,過密則會形成弱苗或徒長苗。一般早造常規種播種量500 kg/hm2,雜交稻種播量為187.5 kg/hm2。  
    
  2 施肥原則  
    
  昌江縣早稻生產期間,氣溫變化是由低到高,降雨量由少到多,土壤中的肥料分解由慢到快。前期水稻根系不夠發達,對養分的吸收緩慢,后期生長較快,但病蟲害也較容易發生,根據這些特點對早稻的施肥必須按照前重、中控、后補的原則進行。  

  2.1 前重 在水稻生長前期施肥量多,一般占施肥總量的70%~80%,早稻從栽后返青到分蘗時期,要求有足夠的養分才能早生快發,促早分蘗、多分蘗,以達到增加有效穗的目的。犁田時每公頃施豬牛欄糞15 000~22 500 kg/hm2,移栽時施復合肥375 kg作面肥,移栽后5-7 d施尿素225 kg,氯化鉀75 kg。如發現稻苗生長不平衡,可在插后20 d左右看苗補肥,施尿素45 kg/hm2以促稻苗生長平衡。 
  
  2.2 中控 早稻從幼穗分化到孕穗期間,一般不施氮肥,因為這個時期水稻已經從營養生長階段過過渡到生殖生長階段,可視生長情況補充磷、鉀肥。這個時期主要通過節水控肥,控制無效分蘗的發生,促進根系深扎,葉片挺直,莖稈粗壯,以利于通風透光,創造良好的田間小氣候,防止倒伏,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2.3 后補 早稻生長后期,根據水稻長勢情況,巧施穗粒肥,以達到養根保葉,防止早衰,保持青枝蠟稈.提高結實率,促粒多、粒重,從而達到奪高產的目的。一般是在齊穗期施用尿素1 kg/hm2。  
    
  3 科學調控有效分蘗  
    
  水稻有效穗數是水稻產量構成的基礎,一般具有4片葉以上的分蘗,且有較多而發達的根系,能通過根系吸收土壤里水分和養分供地上部生長和谷粒內容物的充實,成為有效分蘗穗。而不足3片葉的分蘗,長勢較弱,不易成穗而成為無效分蘗。當有效穗達到要求時結合曬田來控制無效分蘗的發生,通常曬田的程度以現“雞爪”根為宜,然后復水。  
    
  4 防治病蟲害  
    
  昌江縣早稻生產經常發生的主要病害有:秧苗枯心病、紋枯病、白葉枯病和細菌性條斑??;主要害蟲有:稻縱卷葉蟲、三化螟等。防治措施主要應抓好以下幾點。  

  4.1 合理施肥沙壤田保肥水性能較差,易缺乏氮肥。合理補充氮肥施用量,適當增施磷鉀肥,多施農家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早造水稻的抗病蟲能力。  

  4.2 科學灌水本田插植期應深水返青(3 cm左右),淺水分蘗。分蘗夠苗后排水曬田,后期干干濕濕,以濕為主,杜絕慢灌、串灌,以避免病蟲害的大量發生。  

  4.3 合理用藥 針對不同的病蟲害應選用不同藥劑防治。三化螟每公頃可用25%的殺蟲雙3 000 g,對水900 kg噴殺。白葉枯病和細菌性條斑病每公頃可用25%可濕性的葉青雙粉劑1 500 g,對水1 125 kg噴施,每隔7 d噴1次,連續噴2~3次。紋枯病每公頃可用井岡霉素1500 g,對水1200 kg噴施。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