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條紋葉枯病的發生與防治對策

   日期:2016-04-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3    
   一、發病癥狀 

    發病初期表現為從心葉開始出現黃綠條紋,以后逐漸發生卷曲向下彎,枯株漸漸矮化,葉片失綠,最后整株枯死。 

    二、發病規律 

    觀察發現,條紋葉枯病發生規律有三個明顯高峰:第一個高峰期為7月上旬,發病原因是由于秧苗被第一代灰飛虱危害,被害植株將病毒帶到大田造成的;第二個高峰期為7月底至8月初,秧苗移栽大田后受二代灰飛虱危害造成的;第三個高峰期出現在8月中旬,是第三代灰飛虱若蟲和成蟲傳毒所致。 

    三、發生特點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移栽時間、不同品種,發病輕重不同。①直播田塊重于移栽田塊;②大麥茬直播田塊重于小麥茬直播田塊;③早栽田塊重于晚栽田塊;④人工移栽田塊重于機插田塊。 

    四、農業防治 

    1.選用高抗病品種:各地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用抗病、耐肥、抗倒水稻品種是控制條紋葉枯病發生的重要手段。 

    2.適當推遲播種時間:播期對條紋葉枯病的發生程度影響較大,播期越早,秧苗越易遭受灰飛虱危害。因此,適當推遲播期,適期遲播,可顯著減輕病害的發生。一般旱育秧播期以5月15日左右為宜。盡量避過灰飛虱為害期。 

    3.堅持調茬輪作,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團力結構,可減輕發病。 

    4.增加有機肥,培肥土質,適當控制化肥用量,注意增施磷鉀肥及硅肥,促使水稻健壯生長,增強稻株對病害的抵抗力。 

    5.清除田園四周的雜草,減少病的傳染源。雜草是灰飛虱活動的重要場所,要加大對水稻秧田及大田周圍雜草的清除力度,以惡化灰飛虱的生存環境,減少過渡寄主,截斷寄主鏈,可減輕發病。 

    五、化學防治 

    1.化學防治是有效控制灰飛虱蟲量、減少病菌傳播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堅持“切斷毒鏈,治蟲控病”的藥劑防治策略,多環節控制灰飛虱數量,防控病菌傳播。 

    2.認真防治蟲源田灰飛虱,有效壓低蟲源基數。結合麥田穗期病蟲總體防治兼治一代灰飛虱,組織專業隊對蟲源田、“四邊”雜草上的灰飛虱進行統一防治。在藥劑選擇上,應選用呲蟲啉、敵敵畏及其復配劑為主,施藥時要適當增加藥量和用水量,確保防治效果。 

    3.狠抓秧田防治工作,減少傳毒機會。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一代灰飛虱成蟲遷入秧田為害,秧床揭膜后應立即開始防治。第1次用藥后要每隔3~5天防治一次。可選用程度性好的農藥如呲蟲啉等與速度性強的農藥如混滅威等進行防治,移栽前2~3天用好起身藥,做到帶藥移栽。 

    4.控制大田危害,減輕病害發生。6月中旬水稻移栽后,一代灰飛虱大量遷入大田危害,水稻活棵后應立即用藥防治。至7月中旬以后,結合水稻其他病蟲整體防治兼治二、三代灰飛虱低齡幼蟲,以減輕病害發生。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