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常規魚類池塘養殖配合飼料投喂技術

   日期:2016-04-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8    
    隨著我國水產飼料行業的發展,傳統吃食魚類(如草魚、鯉魚、鯽魚、魴魚等)的養殖,發生了養殖方式的大轉變,相當一部分的養殖模式改用投喂配合飼料養殖。但在養殖過程中,出現了有些養殖戶養殖效果比較好,經濟效益可觀;有些養殖戶則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現虧損現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種因素,其一是養殖戶的管理水平和市場價格的波動;其二就是飼料。本文就池塘養殖如何投喂配合飼料,作了技術小結,僅供參考。 

    一、堅持"四定"原則 

    堅持用質量穩定的配合飼料,注意日投喂次數、投喂時間和日投喂量的安排。 

    1.日投喂次數 

    取決于魚類的攝食習性和消化特征,與水溫和魚體規格大小有關。水溫低時,每日1~2次;水溫高時,每日3~4次。魚體規格小時,投喂次數多;規格大時投喂次數少,如:魚苗階段每天投喂4~5次,魚種階段每天 3、4次,成魚階段每天2~3次。 

    2,投喂時間 

    應掌握每天日出后兩小時至日落兩小時之間投喂的原則,夜間不宜投喂。每兩次投喂時間間隔控制在3~4小時之間。如:8∶00、11∶00、14∶00、17∶00(每日4次);8∶00、12∶00、16∶00(每日3次);10∶00、15∶00(每日2次)。 

    3.投喂數量 

    堅持"兩頭少,中間多"的原則。喂第一餐時,水溫相對較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強,水中溶氧量相對較少,不宜多喂;最后一餐喂完后,太陽即將落山,水中溶氧量逐漸減少,魚吃得越多,消化時耗氧越多,易造成浮頭,甚至泛池現象,不宜多喂。中間1~2餐,水中溶氧量高,可適當多喂。 

    二、馴化投喂 

    即讓魚形成攝食條件反射,這樣能大大減少飼料浪費。方法:每次投喂之前,先用口哨吹響一會兒或用其他東西敲響一會兒,再喂魚。一段時間后,魚兒聽到響聲就會集聚攝食。 

    三、掌握科學的投喂技巧 

    投喂方法得當是獲得好效益的重要因素。 

    1.限量投喂,讓魚吃7~8成飽 

    很多養殖戶在喂魚時,擔心魚吃不飽,不僅喂到食場沒有了魚才停止,甚至有的晚上還加喂一餐,這是很不科學的,也是很不經濟的。因為如果喂得過飽,許多食物沒有經過消化吸收就排出體外,造成浪費,又污染水質。同時過飽的魚類,易造成"虛胖"現象,易發生疾病。因此魚吃得越飽,超過一定限度,飼料利用率就低,餌料系數也就越高。在喂魚時,如果發現有70%~80%的魚離開食場,就應當停止投喂,也就是以給魚喂7~8成飽為宜。在生產中,要定期抽樣檢查魚的生長情況,適時調整投喂量。投喂量掌握在魚體重的2%~5%,根據水溫、天氣、魚類活動等情況作出調整。 

    2.均勻投喂 

    無論是采用手撒法還是投餌機投喂法,都要做到均勻投喂。飼料要撒得開,保證每尾魚都有充分攝食的機會。投飼頻率要適中,不能過快,過快時魚來不及吃完,飼料就沉入池底,易造成浪費。也不能太慢,太慢時每次投喂時間過長,魚搶食消耗體能太多,影響攝食。正常情況下,每次投喂持續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為宜(視魚的數量多少而定)。 

    3.投喂新鮮飼料 

    發霉、結塊或有異臭的飼料不投喂,以免發生魚體中毒或誘發疾病。每批飼料均應掌握在保質期內用完。 

    4.認真觀察,做好記錄 

    通過觀察魚類的攝食情況,能夠及時了解飼料的適口性、魚的攝食強度和魚病發生情況,便于調整投喂量和診治魚病。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