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2005年7月在江門市郊區利用養殖南美白對蝦池塘進行斑節對蝦低鹽度養殖試驗,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將情況介紹如下:
一、試驗材料與方法
1.養殖池塘條件 試驗池塘面積3.2畝,池深1.8米,池底平整。池塘有一長邊(約60米)為石基砌成。配備1臺1.5千瓦葉輪式增氧機,1臺1.2千瓦水車式增氧機。池塘有磚砌的進排水系統。池塘用水為外溝河水和抽取地下咸水配合而成。地下咸水鹽度大約10左右,從地下20多米處抽取。
2.清塘消毒和進水 6月29日抽干池塘余水,用5包漂白粉連塘基全面潑灑消毒,7月1日開始用小深水泵抽地下咸水,需要日夜不停抽,至7月11日停止抽地下咸水。由于受潮水影響的原因,7月7日配合抽取外溝河水約1.2米,12日測池塘水的比重為1.005。13日再用6包漂白粉消毒,15日潑100千克茶麩以殺滅野雜魚和調節水質, 18日潑100千克生石灰來調節酸堿度,19日早上潑1包"綠之源"發酵植物肥,用以肥水。20日潑2包底質改良劑,并開一臺葉輪式增氧機。
3.苗種淡化和投放 斑節對蝦苗種運自湛江,托專門進行南美白對蝦標粗淡化的蝦苗場進行淡化,我們每天跟蹤觀察。苗種共15萬尾,規格1厘米,較整齊,鹽度20,放1個5立方米水體的水池淡化。早晚投喂豐年蟲和3~4餐蝦片,經過8天淡化,于7月21日出池,鹽度10左右,共出苗13萬尾,規格達1.5~1.8厘米。苗種健康,活力好,相對整齊,放池塘馬上游開,連續幾天晚上用手電照到池邊有很多苗,說明苗種適應力強。
4.養殖管理
(1)投喂:放苗第二天開始投喂蝦片,分早晚兩餐投放。投喂量為15~20克/萬尾,用40目篩絹洗出后沿邊潑撒。8天后轉投喂斑節對蝦0號料,按8%投喂,早晚各一餐,且逐日增加投喂量。放苗20天,由于晚上觀察塘邊很多蝦,且蝦苗生長較快,每天投喂改為早中晚三餐,投喂量為5%~7%,按3∶3∶4比例投放。放苗40天投喂斑節對蝦1號料,60天投喂2號料。放苗80天后,斑節對蝦攝食不穩定,且罾網不易檢查和確定投喂量,我們開始每天中午投喂一餐河蜆肉,按蝦體重的2%~3%投喂,有時取的蜆肉較多,留到傍晚和蝦料一起投喂,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2)水質調控:在放苗前5天我們施放自制光合細菌40千克,在放苗后3天又施放光合細菌50千克和2千克生物肥水王(枯草芽孢桿菌等)。由于鹽度較高和下雨的影響,放苗10天水色較清淡,為了使水快點肥起來,我們從旁邊養魚塘(水色濃綠)抽水(小潛水泵抽)到蝦塘進行接種,然后施1包精靈肥水素(有機植物肥)和30千克光合細菌。平時下雨天就潑底質改良劑或生石灰,每隔一定時間,視水色、水質情況施放一次光合細菌或芽孢桿菌或二者配合一起用。如果天氣不好,水色較淡,就用小水泵從魚塘抽水進行加水和調節水色。盡量保證較好水色和適當透明度。經常監測池塘水的亞硝酸氮、氨氮、PH值和大雨后鹽度。
(3)增氧:由于放苗量較少,放苗后20天才開增氧機,且是中午開2~3小時,一般開水車式增氧機為主。天氣不好,下半夜也開1臺增氧機,放苗后40天,每天2臺機輪流開,每天開機時間至少12小時,且水車式增氧機開機時間較長些。放苗后80天,每天開機時間至少15小時,有時兩臺增氧機一起開。當然,天氣很好,水色較爽綠,可以適當少開機。但后期遇到悶熱雨天,我們還輔助投放片片氧(增氧顆粒),以預防缺氧。
(4)病害防治:養殖中發現對蝦容易發生"起毛"(全身甲殼覆蓋毛絨狀臟物)爬邊,慢慢造成死亡。必須提前做好預防并有效刺激其正常脫殼。一般每15~20天潑7.5~10千克茶麩/畝或石灰+茶麩一起潑灑,另按時潑底凈和蝦蟹安(中成藥)。平時定期投喂脫殼素、Vc、誘食風味寶等藥餌。按療程投喂保肝護肝藥餌。視水質情況和天氣情況不定時添加魚塘水,也可以幫助斑節對蝦脫殼,避免對蝦"起毛"爬邊。平時多觀察水質情況,防止藻類老化死亡,導致水質老化。
二、試驗結果
2005年11月19日干塘收蝦,共收蝦696千克,畝產217.5千克,平均規格110尾/千克,售價50元/千克,收入34800元。總開支15650元,利潤19150元,畝利潤5984元。餌料系數1.78(包括投喂的蜆肉)。
三、討論和分析
要想斑節對蝦生長速度快,且賣得好價錢,苗種種質是關鍵。如果所養對蝦一直為藍色或淺藍色,該種苗種質較差。如果所養對蝦體色藍、褐相間,則其種質個體大,色澤好,為優良種質。斑節對蝦養殖到中后期,應該配合投喂蜆肉,而有條件的最好配合投喂小藍蛤,這樣能減少其相互殘殺,提高其生長速度。
一、試驗材料與方法
1.養殖池塘條件 試驗池塘面積3.2畝,池深1.8米,池底平整。池塘有一長邊(約60米)為石基砌成。配備1臺1.5千瓦葉輪式增氧機,1臺1.2千瓦水車式增氧機。池塘有磚砌的進排水系統。池塘用水為外溝河水和抽取地下咸水配合而成。地下咸水鹽度大約10左右,從地下20多米處抽取。
2.清塘消毒和進水 6月29日抽干池塘余水,用5包漂白粉連塘基全面潑灑消毒,7月1日開始用小深水泵抽地下咸水,需要日夜不停抽,至7月11日停止抽地下咸水。由于受潮水影響的原因,7月7日配合抽取外溝河水約1.2米,12日測池塘水的比重為1.005。13日再用6包漂白粉消毒,15日潑100千克茶麩以殺滅野雜魚和調節水質, 18日潑100千克生石灰來調節酸堿度,19日早上潑1包"綠之源"發酵植物肥,用以肥水。20日潑2包底質改良劑,并開一臺葉輪式增氧機。
3.苗種淡化和投放 斑節對蝦苗種運自湛江,托專門進行南美白對蝦標粗淡化的蝦苗場進行淡化,我們每天跟蹤觀察。苗種共15萬尾,規格1厘米,較整齊,鹽度20,放1個5立方米水體的水池淡化。早晚投喂豐年蟲和3~4餐蝦片,經過8天淡化,于7月21日出池,鹽度10左右,共出苗13萬尾,規格達1.5~1.8厘米。苗種健康,活力好,相對整齊,放池塘馬上游開,連續幾天晚上用手電照到池邊有很多苗,說明苗種適應力強。
4.養殖管理
(1)投喂:放苗第二天開始投喂蝦片,分早晚兩餐投放。投喂量為15~20克/萬尾,用40目篩絹洗出后沿邊潑撒。8天后轉投喂斑節對蝦0號料,按8%投喂,早晚各一餐,且逐日增加投喂量。放苗20天,由于晚上觀察塘邊很多蝦,且蝦苗生長較快,每天投喂改為早中晚三餐,投喂量為5%~7%,按3∶3∶4比例投放。放苗40天投喂斑節對蝦1號料,60天投喂2號料。放苗80天后,斑節對蝦攝食不穩定,且罾網不易檢查和確定投喂量,我們開始每天中午投喂一餐河蜆肉,按蝦體重的2%~3%投喂,有時取的蜆肉較多,留到傍晚和蝦料一起投喂,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2)水質調控:在放苗前5天我們施放自制光合細菌40千克,在放苗后3天又施放光合細菌50千克和2千克生物肥水王(枯草芽孢桿菌等)。由于鹽度較高和下雨的影響,放苗10天水色較清淡,為了使水快點肥起來,我們從旁邊養魚塘(水色濃綠)抽水(小潛水泵抽)到蝦塘進行接種,然后施1包精靈肥水素(有機植物肥)和30千克光合細菌。平時下雨天就潑底質改良劑或生石灰,每隔一定時間,視水色、水質情況施放一次光合細菌或芽孢桿菌或二者配合一起用。如果天氣不好,水色較淡,就用小水泵從魚塘抽水進行加水和調節水色。盡量保證較好水色和適當透明度。經常監測池塘水的亞硝酸氮、氨氮、PH值和大雨后鹽度。
(3)增氧:由于放苗量較少,放苗后20天才開增氧機,且是中午開2~3小時,一般開水車式增氧機為主。天氣不好,下半夜也開1臺增氧機,放苗后40天,每天2臺機輪流開,每天開機時間至少12小時,且水車式增氧機開機時間較長些。放苗后80天,每天開機時間至少15小時,有時兩臺增氧機一起開。當然,天氣很好,水色較爽綠,可以適當少開機。但后期遇到悶熱雨天,我們還輔助投放片片氧(增氧顆粒),以預防缺氧。
(4)病害防治:養殖中發現對蝦容易發生"起毛"(全身甲殼覆蓋毛絨狀臟物)爬邊,慢慢造成死亡。必須提前做好預防并有效刺激其正常脫殼。一般每15~20天潑7.5~10千克茶麩/畝或石灰+茶麩一起潑灑,另按時潑底凈和蝦蟹安(中成藥)。平時定期投喂脫殼素、Vc、誘食風味寶等藥餌。按療程投喂保肝護肝藥餌。視水質情況和天氣情況不定時添加魚塘水,也可以幫助斑節對蝦脫殼,避免對蝦"起毛"爬邊。平時多觀察水質情況,防止藻類老化死亡,導致水質老化。
二、試驗結果
2005年11月19日干塘收蝦,共收蝦696千克,畝產217.5千克,平均規格110尾/千克,售價50元/千克,收入34800元。總開支15650元,利潤19150元,畝利潤5984元。餌料系數1.78(包括投喂的蜆肉)。
三、討論和分析
要想斑節對蝦生長速度快,且賣得好價錢,苗種種質是關鍵。如果所養對蝦一直為藍色或淺藍色,該種苗種質較差。如果所養對蝦體色藍、褐相間,則其種質個體大,色澤好,為優良種質。斑節對蝦養殖到中后期,應該配合投喂蜆肉,而有條件的最好配合投喂小藍蛤,這樣能減少其相互殘殺,提高其生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