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羅非魚無公害養殖一例

   日期:2016-04-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7    
   鄭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于2004年初承擔了"無公害羅非魚養殖技術"項目,實施面積50畝,商品魚總產量47.7噸,獲經濟效益48.07萬元,實施效果達到立項標準要求。 

    一、產地環境和池塘條件 

    該項目選點在鄭州中牟國營漁場無公害生產基地實施,基地場內和周邊無工業"三廢",魚池總面積500畝,生產規模集中連片。養殖水源以地下水為主,引黃為輔,水質良好,無污染,符合GB11607-1989漁業水質標準和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 

    魚池為長方形,東西走向,每口面積10畝,水深1.5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20cm,池塘保水性能良好。池塘設有進、排水設施,各池均配備有增氧機和自動投餌機。池塘整體布局合理,配套設施齊全。 

    二、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魚池使用前排干池水,曝曬池底。魚種放養前半個月,向池內注水10cm左右,用生石灰150kg/畝清塘消毒。消毒3天后,用經過腐熟的雞糞500kg/畝~600kg/畝肥水,再經5天~7天注入新水至水深80cm。 

    三、魚種選擇與放養 

    3月25日,放養規格為150g/尾的鰱鳙魚種300尾/畝;4月2日,放養規格為350g/尾的鯰魚魚種50尾/畝;5月3日~8日,選擇體質健壯、同一池塘規格整齊的吳郭魚魚種定塘放養,魚種放養規格為25g/尾~40g/尾,放養密度1500尾/畝。魚種下塘前,用3%~4%的食鹽水浸洗消毒10分鐘~15分鐘。 

    四、飼料投喂 

    全部投喂羅非魚專用配合飼料,6月15日前投喂魚種料,6月15日后改為投喂成魚料,根據魚體生長規格及時調整飼料粒徑。飼料投喂堅持"四定"原則,每個池塘在北面中間安裝自動投餌機1臺。由于羅非魚搶食能力強,魚種下塘后經3天~5天馴化即進入正式投喂管理。開始日投喂3次,6月~9月日投喂4次,9月15日以后減為日投喂3次。日投喂量一般為魚體總重的3%~4%,并根據魚體攝食情況、天氣、水質、水溫等靈活掌握,每次投喂時間掌握在 40分鐘左右。 

    五、日常管理 

    嚴格按照無公害水產晶生產技術規范進行操作,除做到勤巡塘、勤觀察外,主要是抓好水質調控措施,整個養殖期間始終保持池水肥、活、嫩、爽,控制池水透明度在25cm~30cm、溶解氧在5mg/L以上、池水pH在7.0~8.5。每隔10天~15天沖注新水1次,每次注水20cm~30cm,使池水水位保持在1.5m。同時,每隔半個月全池潑灑生石灰30g/立方米或全池潑灑漂白粉1g/立方米,二者交替使用,起到改善池水水質的作用。各池均配備3kW增氧機1臺,每天清晨和午后各開機1次,每次1.5小時左右,高溫季節適當延長開機時間。 

    六、養殖結果 

    1.產量 養殖期自3月25日~10月15日,計200天,共獲得成魚總產47.7噸,平均畝產955kg,其中羅非魚畝產750kg。 

    2.效益 總收入48.07萬元,其中羅非魚45萬元;總支出29.17萬元,其中魚種費3.5萬元、飼料費17.32萬元、水電和人工費用4.99萬元、藥物1.36萬元、承包費及池塘折舊費2.0萬元。純利潤18.89萬元,畝盈利3778元;投入產出比為1∶1.65。 

    3.產品質量 經鄭州市質檢所檢測,項目所生產的羅非魚及搭配魚類的感官標準和安全衛生指標均符合無公害水產晶安全質量要求。 

    七、小結與討論 

    在混養魚類品種中搭配少量鯰魚,較好地控制了羅非魚繁殖對產量和商品魚規格的影響,同時又因鯰魚市場暢銷與售價較高而相對增加了池塘經濟效益,鯰魚適當搭配放養密度以不超過50尾/畝為宜。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