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種選擇
通過對各種牧草適應性的探索研究,以適當降低放牧雞草地建植成本為目的,對雞在草地放養采食特點進行綜合分析,牧草選擇應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牧草產量及營養價值高、再生力強,方可保證300~450羽/公頃的圍養密度;同時為放牧雞提供高質量的牧草飼料,確保放牧后牧草迅速恢復生長。
2.耐踐踏,即提高放牧草地的耐牧性,使得放牧后的牧草不受嚴重傷害,保證牧草再生。
3.適宜的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比為6∶4,牧草蛋白質含量高,適口性好。混播牧草各有不同的株高、株型,形成的草叢稠密、覆蓋度大,可更好地抑制雜草種子的萌發和生長。
4.使用禾本科牧草與豆科牧草混播,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質,形成穩定的團粒結構,豆科牧草的根瘤菌可利用空氣中的氮素通過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
根據各地的氣候狀況、土壤環境以及放牧雞草地的特殊用途選擇牧草品種,如準噶爾盆地南緣應以豆科牧草為主,宜選擇白三葉+百脈根+多年生黑麥草+鴨茅組合,其播種量分別為4.0、4.0、6.0、6.0千克/公頃。
二、播種季節
放牧雞草地的播種以秋播最佳,優質草地能較快地形成群落覆蓋優勢,抑制雜草生長,經過越冬降溫過程,可減少牧草病蟲害的發生。
三、播前準備
1.清理地面
用于放牧的生荒地、林間地、灌木地在建植前,必須清理地面的有害雜物和有毒植物。根據放牧雞生活習性,應選擇郁蔽度30%的疏林或灌叢草地,以保證雞在放牧時可遮陰棲息。若是生荒地需種植一些喬木或灌木,搭建簡易的遮陰棚。
2.耕翻與土壤改良
生荒地、疏林地必須進行全墾,耕翻時切忌損壞樹木,就不同的土壤類型來確定翻犁深度,一般在10厘米以上;灌叢草地應采取補播的方式,灌叢由于土壤相對疏松,可進行淺耕但不能低于10厘米。土壤肥力和土壤酸堿度是直接影響建植草地牧草產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以調節土壤pH為6~7較適合牧草的生長;施用10000~22500千克/公頃的圈肥,并用750千克磷肥拌種,再將地塊耙細耙平。
四、播種
1.播種方法
為確保草地具備較強的耐踐踏性,應采取撒播。
2.播種深度
適播深度為1~2厘米,過深易影響幼芽頂出表土;過淺則因表層土壤水分不足,種子不易萌發。
3.覆蓋
為保證種子發芽時所需的水分,避免曬種和其它鳥類等攝食草種,播種后應及時覆蓋細土1~2厘米。
通過對各種牧草適應性的探索研究,以適當降低放牧雞草地建植成本為目的,對雞在草地放養采食特點進行綜合分析,牧草選擇應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牧草產量及營養價值高、再生力強,方可保證300~450羽/公頃的圍養密度;同時為放牧雞提供高質量的牧草飼料,確保放牧后牧草迅速恢復生長。
2.耐踐踏,即提高放牧草地的耐牧性,使得放牧后的牧草不受嚴重傷害,保證牧草再生。
3.適宜的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比為6∶4,牧草蛋白質含量高,適口性好。混播牧草各有不同的株高、株型,形成的草叢稠密、覆蓋度大,可更好地抑制雜草種子的萌發和生長。
4.使用禾本科牧草與豆科牧草混播,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質,形成穩定的團粒結構,豆科牧草的根瘤菌可利用空氣中的氮素通過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
根據各地的氣候狀況、土壤環境以及放牧雞草地的特殊用途選擇牧草品種,如準噶爾盆地南緣應以豆科牧草為主,宜選擇白三葉+百脈根+多年生黑麥草+鴨茅組合,其播種量分別為4.0、4.0、6.0、6.0千克/公頃。
二、播種季節
放牧雞草地的播種以秋播最佳,優質草地能較快地形成群落覆蓋優勢,抑制雜草生長,經過越冬降溫過程,可減少牧草病蟲害的發生。
三、播前準備
1.清理地面
用于放牧的生荒地、林間地、灌木地在建植前,必須清理地面的有害雜物和有毒植物。根據放牧雞生活習性,應選擇郁蔽度30%的疏林或灌叢草地,以保證雞在放牧時可遮陰棲息。若是生荒地需種植一些喬木或灌木,搭建簡易的遮陰棚。
2.耕翻與土壤改良
生荒地、疏林地必須進行全墾,耕翻時切忌損壞樹木,就不同的土壤類型來確定翻犁深度,一般在10厘米以上;灌叢草地應采取補播的方式,灌叢由于土壤相對疏松,可進行淺耕但不能低于10厘米。土壤肥力和土壤酸堿度是直接影響建植草地牧草產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以調節土壤pH為6~7較適合牧草的生長;施用10000~22500千克/公頃的圈肥,并用750千克磷肥拌種,再將地塊耙細耙平。
四、播種
1.播種方法
為確保草地具備較強的耐踐踏性,應采取撒播。
2.播種深度
適播深度為1~2厘米,過深易影響幼芽頂出表土;過淺則因表層土壤水分不足,種子不易萌發。
3.覆蓋
為保證種子發芽時所需的水分,避免曬種和其它鳥類等攝食草種,播種后應及時覆蓋細土1~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