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樹的過程中種植者會從種植中不斷地積累經驗,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茶園種植的模式。在福建南平就有適合他種植的3種經濟綠肥的主要模式。
近幾年,我市經濟綠肥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在培肥果園、茶山的土壤地力,改善果、茶園生態環境,提高果品、茶葉品質方面起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當前,正值種植綠肥的播種時期,提供三種利用模式供應用。
(1)生態果、茶園利用模式。
以山地果業為龍頭,以優質牧草為紐帶,在果園以南非馬塘護埂、百喜草護坡、圓葉決明、平托花生或白三葉園面套種,以牧草飼養牲蓄,牧畜糞便還田作有機肥或用作生產沼氣的原料,或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等綜合利用。
(2)荒山荒坡的利用模式。
在難以生長的紅壤荒山荒坡及侵蝕崗地,種植圓葉決明、羽葉決明等抗性強的綠肥品種進行水土保持、生態恢復和地力培肥。并以畜牧利用為主,兼及生態保護,以放牧和刈割加工配合飼料的方式利用。
(3)觀光農業利用模式。
選擇草層高度較一致、匍匐性、美觀、耐踐踏的平托花生、圓葉決明、白三葉、羅頓豆、百喜草等經濟綠肥品種,在觀光果園中進行四季搭配套種,做到園面周年保持覆蓋,既增加美感,又可發展草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