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工廠化鱘魚養殖技術

   日期:2016-04-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4    
    我們在山東滕州盛源漁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進行了雜交鱘工廠化養殖試驗,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教訓,現將該技術總結如下: 

    一、場地條件 

    1.魚池呈圓形、長方形切去四角的半橢圓形,池中心的水流旋轉無死角;在池側邊上方采用表層笛式管或圓管供水,利于水循環。因為鱘魚喜歡在池底和內壁游動,身體又沒有鱗片保護,很容易被池壁擦傷,所以魚池內壁、池底鋪有瓷磚,確保光滑以免刮傷;池底呈鍋底形(錐底形),坡度為1%~2%,最低處有帶攔魚柵的集污箱和排水暗管,中間網柵的面積占池底面積的1.5%~2%時,可較好地排污,網柵網目規格為15~20目:排水管排水口設在錐底部,利于排水;魚池面積15~50平方米不等,深度1.5米。水深均為100~120厘米,水泥池的池面應高出水面至少20厘米,以防止鱘魚跳出而干死。 

    2.新建水泥池應用清水浸泡脫堿半月以上,為增加浸泡效果可放置稻草或麥秸浸泡。放養前2~3天,用刷子將魚池內壁泥苔或其他雜質沖洗掉,然后用濃度為10~3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全池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反復沖洗,并認真檢查進排水設施,然后注入新水。 

    養殖用水為地下水和盛源電廠熱水,水質符合養殖要求,透明度為30厘米以上,溶解氧量為6毫克/升,pH值為7~8,水溫控制在19~23℃,水深1.0米左右,池水流速保持0.1米/秒。 

    二、苗種放養 

    2005年7月10日,從江蘇引進雜交鱘苗種3000尾、史氏鱘1000尾,苗種規格整齊,無卷鰭,鰓鮮紅,體色呈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為白色、圓鼓;對投入的餌料氣味反應靈敏,攝食旺盛,活動力強,無傷無病。 

    負種運抵目的地后,必須進行緩苗處理。具體做法是:首先要測量好培育池的水溫、pH等,然后將塑料袋放在魚池中浸泡,讓袋內水溫自然回升,等到袋內水溫接近于培育池中的水溫時,再拆袋進行魚種消毒。仔、幼魚的消毒,主要采用全池潑灑藥浴,待調整好溫差后,放入濃度2%~3%的食鹽水中浸泡10~15分鐘。 

    苗種放養時,放養的雜交鱘平均規格在15厘米,密度視流水交換等條件控制在100~300尾/平方米之間,史氏鱘幼魚放養密度以30~50尾/平方米為宜。隨著魚的迅速生長應及時調節放養密度,逐步降低密度以利快長。 

    三、日常管理 

    1.水質調節 工廠化流水密養雜交鱘日常管理的關鍵在于水質、水溫調控,確保高溶氧量。水溫一般控制在19~23℃;養殖池始終保持微流水,一般水流速為0.1米/秒;溶氧量≥5毫克/升;銨離子濃度≤0.0125毫克/升;亞硝酸根濃度≤0.2毫克/升;pH7.7~8.5:每天早、中、晚分三次進行魚池水溫和溶氧的監測。在養殖過程中,鱘魚的殘餌和糞便較多,為保持水質清新,使鱘魚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一般每周要排污清洗魚池2~3次,每次排污放水1/2左右,邊清邊排,力求池內污物排除徹底。 

    2.飼養技術 

    (1)飼料投喂技術:鱘魚入池第2天開始誘食,實行定時、定位、定量的投喂原則。鱘魚口下位,適于食用鱘魚沉性顆粒料。餌料粒徑因魚個體大小而異,投喂量和投喂次數根據魚體的生長情況靈活掌握:個體體重在50克以下時,每日投喂5次,日投餌率10%;個體體重在50~200克時,每日投喂4次,日投餌率6%;個體體重在200克以上時,每日投喂4次,日投餌率4%。每次投喂應在40~60分鐘內完成。由于鱘魚懼怕強光,投喂時間為每天黎明和黃昏,每次投喂量為日投餌量的50%。 

    投喂飼料時可降低水位、減小水流量、關閉增氧泵,30分鐘后重新恢復正常。每次喂料前半小時可進行拔管排污5分鐘左右,每兩天用軟毛刷洗刷池壁、池底一次,防止水質惡化。 

    (2)分級養殖:隨著鱘負的生長,要將不同大小的鱘魚分開,規格相接近的魚放在一起飼養。 

    (3)做好養殖記錄:在養殖全過程中,實行專人管理,要24小時有人值班巡視,觀察魚的生長動態,注意觀察鱘魚的攝食、活動情況和水流、溶氧、pH值、水溫變化及其他異常事項。在正常情況下,鱘魚貼池底游泳,當水體缺氧或魚體生病時,鱘魚就會游到水體中上層,且表現出不安定狀,這時應及時檢測透明度、水溫和溶解氧量,檢查魚是否生病。發現病魚、傷魚應及時撈出,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防止疫病傳播。根據負的體重調整投餌率和放養密度,每隔半個月打一次樣,記錄其生長情況,以便統計養殖效果。 

    3.疾病預防 每10天用2%~3%的食鹽水對鱘魚浸洗15分鐘。特別注意鱘魚池內不能倒入含氯元素的物質,如漂白粉等。堅持三消毒: 

    (1)魚體消毒。一是在苗、種分池換池時,要經過一次消毒。如在消毒前取樣檢查,確定魚體上病原的種類后,再采取有效藥物進行消毒處理,效果會更好。二是養殖過程定期施用專用消毒劑消滅病菌。 

    (2)餌料預防。針對不同季節流行的不同魚病,采用不同的藥餌,按說明投喂,可有效預防治療魚病。鮮活餌料一般需暫養處理后再投喂,也可拌入少量金霉素或土霉素再投喂。 

    (3)工具消毒。養魚用的各種工具,一般用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或聚維酮碘浸泡10分鐘以上。

    四、收獲 

    經過10個月的精心管理和培育,2006年4月30日將養成鱘魚起捕出池:總產量達4752千克,每平米平均產量32千克;平均尾重1.25千克,最大體重1.5千克;養殖成活率95%,餌料系數1.2。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