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河蟹多級輪養新模式

   日期:2016-04-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3    
   河蟹多級輪養主要依靠天然餌料,從仔蟹一幼蟹一蟹種一成蟹連續養殖,適時起捕,成本和風險大大降低,加上套養的魚蝦鱔等特種水產品,綜合效益顯著,一般每畝水面純利可達1500元以上。 

    水面選擇 

    應選擇面積50畝以上、水草豐盛、溝灘交錯、底棲動物(尤其螺蚌)較多、水源充足、水質無污染的池塘、河溝、湖泊或低洼地等水域。如天然餌料缺乏,需人工予以增殖,在放苗前移栽水草(如在淺水處種植苦草、輪葉黑藻等),并在養殖過程中投放螺螄、蚌類,為河蟹生長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此外,在養殖過程中,應本著"用"、"養"兼顧的原則,既要合理利用水資源,又要盡可能保持水體的天然特性,使水草、螺蚌等餌料資源能夠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放養與起捕 

    一般選擇在每年仔蟹價格較低的7、8月份購苗,仔蟹規格不小于2000只/公斤,放養密度視水中天然餌料豐欠而定,以每畝不高于1000只為宜。飼養到當年年底將達到性成熟的河蟹捕出銷售,其余未達到性成熟的河蟹留在池中作為下一年的蟹種。第2年7、8月份再套養數量大致相同、規格相近的仔蟹,年底捕出成蟹和1齡的性成熟蟹銷售,蟹種留待翌年養殖,如此反復。這樣,不同生長階段的河蟹同池飼養,既可自育蟹種,避免外購蟹種損傷大、適應能力差、成活率低的缺陷,又可使仔(幼)蟹、蟹種和成蟹同時同池培育和養殖。水面一年四季都不空閑,利用率大為提高。此外,為立體利用水面,還可實行魚、蝦、蟹混養,以進一步提高效益。一般每畝水面可增放抱卵青蝦0.25~0.5公斤,或1.5萬~2萬尾、30~50克/尾的鱔種1~3公斤、鰱鳙魚種30~50尾。其中青蝦和黃鱔也可采用輪捕輪放、捕大留小的養殖方式。 

    日常管理 

    1.投餌 以天然餌料為主,人工投餌為輔,若池中水草、螺蚌缺乏,應及時給予補充,以保證河蟹有充足的餌料。6~9月河蟹生長高峰期,適當投喂一些小麥、黃豆、小雜魚等。 

    2.水質管理 由于河蟹多級輪養是一種半精養的養殖方式,河蟹密度較低,投餌量少,水草豐茂,故水質清新,溶氧量高,水質管理較容易,但仍需適當注排水,以進一步優化水質,增加水中的無機鹽等營養成分。一般4~7月每月換水2~3次,8~10月河蟹生長后期每月換水4~5次,先排后注,此外,6~10月還可每月普施生石灰和過磷酸鈣溶液各1次,濃度分別為10~15毫克/升、5~7毫克/升,兩者間隔7~10天分開使用。 

    3.防逃防敵害 面積較小的水面應盡可能建防逃設施;面積較大的水面在進、排水口處要建攔魚柵,上端用薄膜做成防逃墻,以防河蟹在進、排水時大批逃逸。為防池中烏鱧、鱖魚等肉食性魚類過多,需常用網套、垂釣等方法及時清除。夏秋季鼠害嚴重,應采取多種方法滅鼠防害。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