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魚苗培育管理技巧

   日期:2016-04-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0    
   魚苗培育是指將孵化出的魚苗飼養成夏花的過程。它既是養魚生產中的第一個環節,又是最重要、最難把握的一個環節。因為魚苗細小幼嫩,活動力弱,攝食范圍窄,對環境條件的變化十分敏感。要提高魚苗成活率,培育出數量多、體質壯的夏花魚苗,需把握以下技巧。 

    1.備好苗池。魚苗池又稱發花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易于培育、背風向陽。一般面積為1~2畝,水深1~1.5米,淤泥厚5~10厘米。放苗前要排干池水,建好進排水系統,修整池埂,堵塞漏洞,清除過多的淤泥和雜草、雜物。魚苗投放前10~15天,每畝用生石灰80~100千克對水全池潑灑消毒,3~4天后經篩絹過濾注水50~70厘米,便于培水和提高水溫。 

    2.施足基肥。魚苗下池前5~6天,每立方米水體用晶體敵百蟲0.5克對水全池潑灑,然后每畝灑腐熟的人畜糞尿200~300千克,或餅肥100~150千克、硫酸銨2.5~5千克和磷肥5~10千克,培育浮游生物,使池水呈淡黃色,透明度在30~40厘米。魚苗下池前1天用密眼網在池內拉網1~2次。 

    3.選擇優苗。從外表觀察,優質苗群體體色嫩滑,略呈微黃色且透明,大小整齊。劣質苗體色暗黑,無光澤,大小參差不齊。從活力觀察,取少量魚苗放入盤中,將水體攪動成旋渦狀,魚苗能在旋渦邊緣逆水游泳的為好苗,否則為劣苗,弱苗。 

    4.合理放養。培育池一般一池只養一個品種,不宜混養,且同一池塘要放同批孵化的魚苗。因不同批次的魚苗身體大小和強弱、游動和攝食能力都不同,會影響成活率,規格也不整齊。放養密度要適當,過少,不能充分利用水體和餌料,過多,培育過程中易造成魚苗浮頭或因餌料不足,抑制魚苗生長。一般每畝放養量為:早期放鰱、鳙魚苗10~12萬尾,青、草魚8萬尾。魚苗下塘應細心操作,選擇晴天上午放養,放時在池塘上風處,將盛有魚苗的容器放入水面下,緩緩倒入水中。若是從外地購回的魚苗,可將裝運魚苗的塑料袋放入池水中30分鐘左右,待袋內溫度與池水溫度基本一致時再將袋內的魚苗倒入苗箱內。然后投喂雞蛋黃水,每10萬尾魚苗需蛋黃1~2個,讓魚苗飽食下塘,注意溫差不超過±2℃。若是晚上運回,則將魚苗放人室內水缸中,專人值班換水,次日再下塘。 

    5.精心喂養。一般魚苗入池半天后,投喂豆漿。先將黃豆用水浸泡,在水溫25℃左右浸泡6小時。一般1千克黃豆可磨15~20千克豆漿。磨好的豆漿要及時投喂,每天喂2~3次,把漿均勻呈霧狀潑灑于水面。魚苗入池10天內,每畝水面每天喂2千克黃豆磨成的漿,養1萬尾夏花魚種需黃豆8千克。根據池塘水質適時追肥,一般每隔5~7天追1次,每畝施發酵的人畜糞30~50千克,加水化漿后全池潑灑。魚苗下塘10天后,為促進魚苗食性轉化,增強體質,豆漿投喂量可逐漸減少,每天每畝增投各類餅粉1.5~2千克,分上午、下午2次投喂。草魚苗要投喂些嫩草類和浮萍。 

    6.勤注新水。魚苗剛入池時,水深控制在60厘米左右。隨著魚苗長大及活動范圍不斷擴大,應逐步加深池水,每隔3~5天注新水1次,每次注水10~15厘米,使水位逐漸加深到1.2米以上。注水時應平緩注入,不能形成急流,且注水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魚苗頂水而消耗體力,影響生長。培育期間,保持池水清潔,水質肥、活、嫩、爽,溶氧充足,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7.防病除害。堅持早晚巡塘,若發現魚苗有浮頭預兆,或早上浮頭,日出后恢復正常,說明水質適中。若晴天8點鐘后仍浮頭,應及時注水,控制施肥投餌。如魚患有氣泡病、跑馬病、細菌或寄生蟲病,應及時對癥治療,隨時撈出水面上的蛙卵和水膜,清除水邊滋生的青泥苔,定期施藥預防魚病,防止敵害進入池塘。 

    8.及時分池。魚苗經20~25天培育,長到3厘米以上,要及時分池,降低密度,促進夏花生長和提高出池規格。分池前需進行2~3次拉網鍛煉,拉網前停食1天,選擇晴天上午拉網,操作時動作要輕,速度要慢,以免損傷魚體。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