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藥短體線蟲病的發生與防治

   日期:2015-07-0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20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山藥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給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然而,山藥因重茬連作,遭受短體線蟲病的為害也逐年增加,尤其在雨水多的年份尤為嚴重。  

    一、病害癥狀  

    山藥從下種到收獲,均受到短體線蟲病的為害,9月上中旬氣溫較高時表現病癥。地上部表現葉色偏淡,植株矮化,病重時全株發黃,甚至枯死。塊根中上部先出現淡褐色小點,后逐漸發展為橢圓形深褐色病斑,再擴展成片,最后成為不規則黑色病斑。塊根貯存時,若條件適宜,病斑將繼續擴展蔓延,發病區域逐漸失水,表皮開裂。  

    二、發病規律  

    病原短體線蟲是一種無色、透明、未節化的無脊椎動物,體長不超過1mm,發育適溫在16℃――28℃、10℃以下則停止活動,致死溫度為50℃(5分鐘),主要分布在20cm左右的深土層內。為害期較長,在山藥的整個生長期均可為害,傳播途徑主要為土壤傳播和種苗傳播。  

    三、防治措施  

    1.優良選種:針對山藥黑斑病主要通過種傳這一特性,尤其是跨地區引種,因此選擇無病良種特別重要。通常在每年秋冬選擇純正、無病、健壯種苗,忌用頸部細長、底部尖細、毛孔外凸的多代退化種和帶病種苗。最好是采用無病田繁殖的一代優化無病種苗種植。  

    2.優化栽培:選擇地勢較高,濕度較低,肥沃疏松的無病沙質土壤,冬前翻耕,冬凍春曬。深溝高畦種植,雨季注意排水。播前施足經過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每畝施腐熟餅肥200kg,優質三元復合肥50kg,增強山藥抗病耐病能力。栽培上堅持提前雙膜催芽,地膜覆蓋,以利于爭早促發,提前上市,減輕病害。  

    3.合理輪作:合理輪作換茬可以有效減輕和避免山藥短體線蟲病危害。3年以上的輪作,尤其是水旱輪作,防病效果好。  

    4.藥劑防治:山藥新區栽培,播前種段用40%克線磷1000倍液浸泡48小時,其間翻動2――3次,撈出后在切口處蘸上石灰粉,晾干后催芽。病區栽培,除藥液浸種外,播前須結合施藥翻土,每畝用3%米樂爾或5%滅克磷顆粒劑5kg,也可用10%克線丹顆粒劑3kg,加水噴拌濕潤細土100kg,開溝均勻撒施在種苗兩側,或者摻入腐熟餅肥等有機肥中,均勻撒施,翻勻入士(深25――30cm)。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